海上油气田油藏评价和开发技术研究——以大港油田关家堡油藏为例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died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上开发强调规模投入、高速高效开发,但在拥有少数钻井资料的评价阶段把开发规模、开发方案确定准确减少海上工程投入风险,以及对于陆相沉积储层如何实现高速高效开采,并且在高速强采下实现最大采收率一直是海上开发难以解决的三大难题。由于方案研究的不确定性造成海上开发油田方案实施防线加大,粗略统计海上油田方案实施符合率不到80%,差别最大的不足50%。再者海上开发多采取高速强采政策,采用的手段以加大生产压差的方式为主,但对于陆相沉积、储层薄的油田,放大生产压差的能力有限,国内外目前开始探讨利用水平井、多底井、分支井等技术来改变现状,但仍处于试验阶段,规模应用的很少。提高采收率目前已成为海上开发难以解决的问题,统计我国已开发的海上老油田预测最终采收率只有14—17%,只相当于标定采收率的50%,特殊条件限制了开发后期传统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应用,如何在开发初期就确定有效的提高采收率的政策,对海上油田开发实现高速、高效意义越来越大。 大港油田关家堡开发区位于极浅海和滩涂地区。本文针对滩海油田开发的特征,以早期油藏精细建模、水平井开发技术、强采强注开发过程中提高采收率为主要研究内容,对滩海关家堡开发区底水油藏、多层砂岩油藏的高效开发进行研究,在认识地质情况的基础上,通过精细油藏建模、水平井井网部署、提高采收率技术方法研究,对实现海上油田开发的效益最大化进行了有益实践研究。本文取得的成果如下: l、有效预测滩海油田关家堡开发区砂体、油砂体的空间分布规律,首次利用砂控建模理论建立了储层三维精细油藏模型。 2、开展斜井、分支井、水平井产能及水平段优化的油藏工程研究,提出利用水平井开发的适应性措施,并利用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开发方案进行了优选,对开发指标进行了预测。 3、通过开展室内岩心驱替试验,对强采强注下提高采收率的技术进行研究,提出适应于海上油田开发的能贯穿开发全过程的提高采收率系统配套技术。
其他文献
本论文针对胜利油田等东部油田高含水的特点研制出一种多相流不分离在线计量系统,并在室内进行了大量的模拟现场工况的研究。系统计量原理为:利用明渠流原理建立液相和气相计
王家岗油田孔店组油藏属于冷敏程度弱,单井产能低、递减快的低渗透高凝油油藏;利用数值模拟和经济评价方法,进行了天然能量开采和注水开发的对比优选,最终确定了采用常规早期
随着高产高效的现代化矿井建设,矿用防爆电动车凸显出零排放、噪声低等优点,与防爆柴油车相比在环保和节能方面具有优势明显,而煤矿井下运行环境对车辆的控制策略有着特殊要
伴随我国在太空探索活动不断增多,空间机器人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例如完成建立和维修空间站,以及抓捕、释放、监测、回收卫星等高度复杂任务。而空间机器人在其制造时,不可避免
2014年8月,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表示,2015年万达将尝试把传统媒体的推广费用砍掉一半,用于互联网营销。有强大经济实力的集团做出这样的表态和决定,王健林不是第一个,也
二维条码可以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上同时表达信息,以其数据容量大、信息密度高、可靠性高、纠错能力强及可表示多种信息的特点,在自动识别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QR Cod
学位
本课题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50735002)以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科研项目青年科技创新基金(No.56V1028)。纵扭复合型超声电机具有大扭矩/体积比、可控性强、正反转特性一致、低速稳定性好、动态响应性能好等特点,在设备的驱动与控制技术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传统纵扭复合型超声电机由于扭振压电陶瓷成本高、预紧螺栓不利于结构小型化等缺点降低了其实用性以及应用范围。本
国内对双齿辊分级破碎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经过多年的努力,产品的自主设计开发能力取得了长足进步,处理能力
定向井与直井的区别在于前者的空间形状是一空间三维轨迹,除弯曲外还有扭曲。这种形状上的复杂性使得抽油杆柱在工作时处于复杂的交变应力状态,从而导致抽油杆柱易于断脱。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