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精准扶贫中“第一书记”的制度实践研究

来源 :吉首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aiqi_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其复杂性也是国家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难点所在。在原有城乡二元体制所遗留下来的城乡社会差距不断增大的过程中,民族地区的村寨因自身基础薄弱以及村治主体的不明确,民族乡村社会发展缺乏足够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支撑。为加快解决民族地区贫困村庄的脱贫需求问题,国家适时地提出了精准扶贫战略,以向贫困村庄分配与输送扶贫资源。但受制于中国传统的科层体制,项目制下的扶贫行动难以渗透到农村基层;同时在市场影响下,产业扶贫项目以及各项扶贫资金难以辐射众多偏远的民族村寨。为有效解决上述难题,“第一书记”扶贫制度由此而生。然而,在“第一书记”制度运行的实际过程中,却往往面临一些实践性难题,值得理论层面的反思。其中,如何提高“第一书记”的制度效用并有效解决“第一书记”在民族地区乡村扶贫中的困境是当前“第一书记”制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对“第一书记”制度的完善和更大程度发挥“第一书记”实践效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简要介绍田野点Z市D村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社会经济以及驻村帮扶情况的基础上,对精准扶贫中“第一书记”制度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制度设计及其运行机制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梳理。并通过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对D村“第一书记”所开展的精准扶贫工作作了全面叙述,肯定“第一书记”扶贫制度在整合民族地区乡村扶贫资源、提高村庄自治能力、带动村庄基层党建、推动村庄基础设施和基本社会保障建设以及促进村庄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第一书记”扶贫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由于“第一书记”在扶贫工作中的权责不一致、相关扶贫主体的认识局限性等一些问题的客观存在,“第一书记”扶贫制度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运转不畅的困境。最后本文结合D村的实际情况,从健全“第一书记”扶贫机制、确立正确认识、提升自身素质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问题解决思路,为进一步推进民族地区“第一书记”扶贫实践提供一些借鉴。
其他文献
江西省人民政府令第77号《江西省化学危险物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已经1998年2月20日省政府第1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施行。省长舒圣佑一九九八年三月二十七日
阐述了编辑创造的涵义,高校报文艺副刊编辑创造的必要性和实现高了文艺副刊编辑创造的途径。
通过对体育教学多功能作用的分析,阐述了体育教学中美育的特征及重要性,旨在重新认识体育教学的任务和作用,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使学生强体,进德,益智,促美,全面发展。/
目的:探讨儿童初次肾盂成形术后再梗阻的原因及再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9月~2016年7月收治的43例肾盂成形术后梗阻再行腹腔镜下手术
本文从学前教育的现状谈起,以苏州工业园区作为范例分析了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大致的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对美国及日本学前教育的介绍,提出了我国学前教育继续发
目的 :探究对进行动静脉造瘘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近年来江苏省海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进行动静脉造瘘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
阐述了控制量转移的意义及转移方法。
通过对本此试验的3根试桩的分析,得出了该电厂地质条件下嵌岩桩的承载特性及桩身轴力、桩侧阻力、桩端阻力等参数随着荷载的变化而改变的规律,为该电厂的桩基设计提供了一定
介绍了用TP801B微型计算机控制和测量变压器顶层油温升和绕组平均温升的方法,并绘出了程序框图。该测试方法精确度高,自动化程度好,可节省大量时间。
酶稳定化机制是生物学家密切关注的科学问题。以酶结构为基础,应用蛋白质工程技术来探索酶稳定性与催化效率/底物选择性复杂作用机制,不仅能揭示酶蛋白的自然进化规律,同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