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判别法

来源 :福州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marymahoo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多个总体的判别问题中,已有的判别方法判别回代率不太"稳定",即对有些数据判别结果可能会好些,而对另外一些数据则不然.该文在已有的判别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了的新判别方法——多次判别法.多次判别法有两层含义:一是多次挑选总体的过程,二是在多次挑选总体的过程中加入了挑选因子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①、从G<,1>,G<,2>,…,G<,k>中寻找一个总体设为G<,α1>,使得G<,α1>能最大程度的区分各个样品,即应用已有的判别方法(挑选因子的和不挑选因子的)使得判断各样品要么属于G<,α1>,要么不属于G<,α1>的正确率达到最大.②、去掉总体G<,α1>的所有样品,在剩下的k-1个总体G<,1>,G<,2>,…,G<,α1-1>,G<,α1+1>…,G<,k>=△G-G<,α1>,(n-n<,α1>个样品),再寻找一个G<,α2>能最大程度的判断各样品是否属于G<,α2>,即应用已有的判别方法(挑选因子的和不挑选因子的)使得判断各樯品要么属于G<,α1>,要么不属于G<,α1>的正确率达到最大.同样地可以形式上建立判别模型.我们对一些具有多个总体的数据应用一般判别法(该文以Fisher、Bayes、引力三种判别法为例)、多次判别法时行判别.结果表明多次判别法优于一般判别法.我们需要一个评判分类优劣的标准.该文给出了"总体距离损失矩阵"的定义,应用这个定义定量地说明了多个总体之间误判的代价,更加符合实际意义.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语言是师生双方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的载体,课堂语言艺术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最主要的工具,课堂教学中,在师与生、教与学之间,信息的互相传递,多数是凭借语言为中介来
学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思想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现阶段学生的教学.新一轮的课程整改目的在于培养出可以适应复杂的人才市场并且全面发展的高素质
该文研究凸规划的组合同伦内点法的多项式复杂性和无界区域上变分不等式的同伦方法.文[13],[14]和[45]给出了一个组合同伦内点法.该文在目前所用的最弱条件(自和谐条件)下,研
该文主要研究了两个生物捕食系统和两个竞争系统解的共存性和稳定性. 第二章,讨论了一类反应扩散系统的非负稳态的分歧解,此系统模型描述了非均匀搅拌恒化器中的一类生物种群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
本文主要阐述了有关代数簇的霍奇理论,先简要的介绍了代数族(一族极化射影簇)的霍奇理论,即霍奇结构的变分,包括霍奇丛的曲率性质、轨道定理等。然后重点关注复代数簇上的混合霍奇
学位
洋葱终于销售出去,我心中的块垒消除了。种了2亩地,收了1万斤,卖了4000元,全家几张嘴还疯吃了半个月。真来劲!老婆子攥着一大把票子,似笑非笑,明知故问:“老头子,你看孙支书
Bezier和NURBS曲线曲面在应用和实践方面,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了,该文结合"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冲压成形与模具设计的基础理论、计算方法与关键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