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有机发光二极管因其在固体照明及全彩色平板显示等领域的潜在优势而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投入到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的开发中。三基色中的红色和绿色发光材料及器件研究已经能够达到工业化生产的水平,但是蓝色发光材料及器件在效率、色纯度和稳定性等方面的性能还欠佳,这是由于蓝光材料具有的本征宽带隙,加大了在分子设计、化学合成及器件制作等过程中的难度。本论文以有机小分子蓝光材料作为研究对象,相比于高分子材料,小分子发光材料具有分子结构确定、制备过程简单、化学修饰性强、选择范围广等优点。分子结构设计选择电子给受体结构,提高了有机材料的电子传输能力,赋予材料双极性载流子传输性能,既可以平衡器件中的电子空穴注入与传输,又可以简化器件结构。其中吸电子单元选择新型的S,S-二氧-二苯并噻吩单元,该基团具有电子迁移率高、荧光量子效率高、热稳定性好等优点。在第二章中,合成了一系列基于3,7-位取代和2,8-位取代的S,S-二氧-二苯并噻吩的小分子蓝光材料,供电子单元选择空间位阻大、形态稳定性高、光谱吸收好的螺芴基团,和荧光量子效率高、载流子迁移率高的芘基团,得到双取代螺芴的化合物M1和M2、双取代芘的化合物M3和M4及不对称取代螺芴和芘的化合物M5,并表征了它们的热学及光电性能等。它们都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固态时的荧光量子效率较高,其中MM1和M2发光为蓝光,M3、M4和M5发光为蓝绿光,并制备了以M1-M5为发光层的电致发光器件,其中以M3为发光层的器件最大电流效率为4.29cd/A。以M2为发光材料、mCP为主体材料制备了掺杂器件, CIE色度坐标为(0.16,0.06),为深蓝光。在第三章中,合成了一系列基于S,S-二氧-二苯并噻吩的小分子磷光主体材料,选择具有宽带隙、高三线态能级的三苯基硅和四苯基硅单元,得到对称取代三苯基硅的化合物HM1、对称取代四苯基硅的化合物HM2和HM3,并表征了它们的热学和光电性能等。它们都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且都能形成无定型态,其中HM1的带隙为3.90eV,三线态能级为3.00eV。以HM1为主体材料,掺杂FIrpic制成蓝色磷光器件,亮度为100cd/m2时,电流效率为2.2cd/A。以HM2和HM3为主体材料,掺杂Ir(ppy)3制成的绿色磷光器件,亮度为100cd/m2时,电流效率分别为20.62cd/A、18.8c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