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碰撞带,岩浆作用中富集成分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可以为俯冲和碰撞相关过程的地球动力学过程提供深入的认识。但是,要确定这些富集成分的起源还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选取了西藏南部拉萨地体东段林子宗火山岩(LVS)四个与印度河—雅江缝合带具有不同距离的剖面和拉萨地体西段一个剖面为研究对象,展开了详细研究并报道了系统的数据。在拉萨地体东段,本文报道的林子宗火山岩可以被分为两组:钙碱性Group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所属课题“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岩浆作用与成矿耦合”(2016YFC0600304);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41225006);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20180640006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碰撞带,岩浆作用中富集成分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可以为俯冲和碰撞相关过程的地球动力学过程提供深入的认识。但是,要确定这些富集成分的起源还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选取了西藏南部拉萨地体东段林子宗火山岩(LVS)四个与印度河—雅江缝合带具有不同距离的剖面和拉萨地体西段一个剖面为研究对象,展开了详细研究并报道了系统的数据。在拉萨地体东段,本文报道的林子宗火山岩可以被分为两组:钙碱性Group 1(69~55 Ma),主要包括玄武质—安山质火山岩;钾玄质Group 2(52~50 Ma),主要为酸性岩石和少量镁铁质成分。Group 1样品可能来自交代地幔楔部分熔融产生的玄武质母岩浆的分离结晶过程。交代地幔楔的根据与缝合带位置的不同,分别受到了俯冲相关熔体和古老岩石圈地幔熔体的强烈影响。例如,与缝合带临近的样品具有亏损的Sr-Nd-Pb-Hf同位素组成,重的δ26Mg值,以及高的Ba/Th和Sr/Th元素比值,指示其主要受到俯冲的新特提斯洋板片脱水产生的流体影响;相对的,在远离缝合带的样品中,具有富集的Sr-Nd-Pb-Hf同位素组成,以及高的Th/La和La/Sm 比值,这些特征可以被解释为古老的中部拉萨地体岩石圈地幔熔体加入的结果。Group2的酸性岩石,在靠近和远离缝合带的位置都具有富集的同位素组成,这种特征分别是印度地壳物质和中拉萨地体下地壳物质加入导致的。Group2镁铁质样品具有亏损的同位素组成和较高的(La/Yb)N和Dy/Yb 比值以及低的Zr/Nb 比值,指示其来源于富集的含石榴子石岩石圈地幔,伴随软流圈物质的加入。在拉萨地体西段,林子宗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为65-51 Ma(典中组64.5~55.7Ma、年波组54Ma和帕那组51.4~51.1 Ma)。典中组高分异流纹岩与安山岩可能是同源的,流纹岩经历了斜长石、钾长石、磷灰石和锆石的分离结晶。流纹岩样品具有正的锆石εHf(t)值,其源区可能为新生地壳;年波组钾玄质玄武岩和玄武安山岩可能来自富集岩石圈地幔的小程度部分熔融,伴随软流圈物质加入;帕那组钾玄质英安岩可能来自富钾下地壳部分熔融,且有沉积物加入。我们的结果显示,林子宗火山岩形成的构造环境可以被分为三阶段:新特提斯洋的晚期俯冲(68~55 Ma)、到印度—欧亚初始碰撞的开始(约55 Ma)和随后的板片断离(55-50 Ma)。林子宗火山岩中记录的发生在约55 Ma的成分转变,应该考虑样品与缝合带的位置进行谨慎分析。考虑到印度地壳产生的物质从海沟到达岩浆源区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指示印度和亚洲大陆的初始碰撞开始早于50 Ma。
其他文献
钙是地壳中丰度第五的元素,也是丰度最高的碱土金属元素,广泛分布于地球各个圈层。目前,钙同位素在地球科学中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地球低温表生过程。受限于高温过程中较小的同位素分馏尺度,人们对钙同位素在高温过程中的分馏行为和机制的认识依然有限。本文选取典型样品对关键富钙矿物间分馏、上地幔组成、地幔熔融过程中的钙同位素分馏和地幔钙同位素组成不均一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制约。通过对榴辉岩和石榴橄榄岩中的石榴子石
为重建古生代华南与冈瓦纳大陆之间的连接关系与裂解过程,确定在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裂解前华南与其它陆块之间的相对位置,本文对华南陆块湖南张家界-湘西地区中泥盆世云台观组和芷江地区新元古代板溪群马底驿组的两套红层进行了系统的古地磁研究,并对马底驿组中的火山灰夹层进行了锆石U-Pb定年。通过等温剩磁获得曲线、Lowrie实验及系统热退磁等实验,从云台观组样品中获得了一个由赤铁矿携带、通过了褶皱检
致密砂岩油在非常规油气勘探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其储集岩致密化与油气成藏的历史关系一直是当前研究的前沿问题。本次研究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各类薄片、扫描电镜、粒度分析、高压压汞、包裹体测温等分析测试手段,系统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碎屑岩储层致密化与油气成藏之间的关系、储层“甜点”类型及其发育模式。取得的主要成果认识有如下几点:(1)充分认识了研究区延长组主体处于三角洲前缘沉积亚相,并发育了三角洲前缘
岩浆侵入既可以促进周围页岩的生烃,同时也会对邻近页岩的生烃能力造成破坏。深入探讨辉绿岩床对页岩生烃的热效应,对于火成岩发育区的页岩气生烃评价和有利区优选有重要指导意义。论文以宣化盆地下花园组和下马岭组中的辉绿岩床及其围岩为对象,通过开展测年、元素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等实验并结合二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探讨了辉绿岩的侵入机制,并分析了辉绿岩床对邻近页岩生烃能力的影响模式以及对围岩地温场、有机质成熟度和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发育了良好的陆相早白垩世沉积,构成了中国北方白垩系陆相层序的下部单元,识别其地层序列,对建立可与海相地层对比的年代框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陆相沉积的不连续性,给该地区的地层单位的划分与对比研究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不同盆地间的地层单元命名不统一,地层发育时代先后关系不明确,尤其是该地区的上、下白垩统的界线划分存有争议,长期以来制约了陆相地层研究工作的进展,为建立系统的陆相白
巴基斯坦北部的Kohistan岛弧(KIA)和印度板块为深入研究俯冲、碰撞和地壳生长过程提供了重要的窗口。该碰撞带位于喜马拉雅造山带的西部,前人已对其开展过地球化学、地质年代学和岩石学研究,但它与印度板块的碰撞时间仍然存在争议。KIA和印度板块中锆石微量元素和Hf同位素数据报道较少。本文选取KIA中的Metaplutonic和Chilas杂岩体以及印度板块中的Swat正片麻岩和Alpurai群岩石
哀牢山构造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经历了复杂的演化过程。始新世煌斑岩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的特征,并具有较高的(87Sr/86Sr)i和较低的εNd(t),这些岛弧地球化学特征指示了煌斑岩起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而较低的Nb/U 比值、Th/Yb 比值和较高的Ba/La 比值表明这一富集地幔经历了俯冲流体交代。另外,煌斑岩具有较轻的Mg同位素组成、较低的Ti/Ti*、Fe/
三江特提斯造山带经历了原、古、中、新特提斯及新生代的印度-欧亚大陆碰撞的复杂构造演化过程,是我国少数既存在俯冲斑岩型Cu(-Mo-Au)矿床和陆陆碰撞型Cu(-Mo-Au)矿床的区域。岩石圈结构的解剖对理解不同环境背景下斑岩型Cu(-Mo-Au)矿床区域成矿规律和深部成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矿床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填图等研究,讨论三江特提斯造山带岩石圈结构及其对斑岩成矿的约束,取得如下主要认
Bangangté地区玄武质熔岩,位于喀麦隆火山岩带中部的西喀麦隆高地(Bambouto,Bamenda and Oku山)的Bameleke高原内。研究区地理范围为东经10°19’00"-10°49’00",北纬 4°00’00"-5°35’00",平均海拔1400m。其北部为Bambouto山,Bamenda山和Oku 山,西南部为Manengouba 山,西部为Bana和Mbo平原。本文运用
元坝气田的主力储层是二叠系长兴组礁滩相碳酸盐岩。气藏中部平均埋深6600m,白云岩储层平均孔隙度约8%,最大孔隙度可达23.96%。在埋深条件下发育如此优质的储层,与传统认识上的碳酸盐岩储层发育规律有所不同。在深部碳酸盐岩储层成为油气勘探新热点的大背景下,无论是理论发展的要求还是勘探实践的需要,对于深部优质储层发育与保存机理的研究都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以元坝气田长兴组深部优质储层为研究对象,在详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