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网络化制造e-Service平台的制造链建模和调度研究

来源 :西安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o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在分析网络化制造模式的理论、工作机制、实施关键技术的基础上,从制造服务的角度出发,在提出了一种服务于网络化制造的e-Service平台概念及其实施基本框架和实现模式前提下,着重对支撑e-Service平台运作的核心—网络化制造链的建模和调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在分析网络化制造模式的基本理论、工作逻辑以及关键支撑技术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从制造服务的角度出发,基于服务驱动制造的概念,提出了网络化制造e-Service平台概念,并对其体系结构、基础信息框架进行了阐述和物理构建;对支撑e-Service平台运行的关键使能技术进行了论述;对e-Service平台的工作机理和流程进行了阐述;对服务于e-Service平台的信息模型进行了构建并对平台的信息集成方案进行了讨论.其次,针对e-Service平台的工作流程的动态控制问题,提出采用网络化制造链实现对其动态导航的构想.在此基础上,采用Java Web方案和移动Agent技术,构建了网络化制造链的抽象模型.第三、针对e-Service平台的关键问题之一,即动态制造任务分配问题,基于两级任务分配问题(面向盟主任务分配问题和面向盟友的任务分配问题)提出了计划指派、"熟人"和"陌生人"三级任务分配策略和模型,以实现针对不同任务分配对象的任务分配操作,以形成网络化制造动态联盟,并生成"粗"网络化制造链.第四,针对网络化制造链的调度问题,基于移动Agent技术,提出了三层网络化制造链的调度模型(即制造场所级节点调度、制造单元级节点调度、制造设备级节点调度),对其调度逻辑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采用移动Agent技术实现其物理调度流程.第五,针对关联于网络化制造链节点并集成于e-Service平台的传统制造资源,提出采用移动Agent技术实现对其网络化封装并向e-Service平台集成的思想,并开发出了一个集成框架,从而为传统制造资源的网络化改造提供了一条实现途径.最后,基于上述思想和理论,在构建e-Service平台的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开发出了一个基于JavaWeb方案和移动Agent技术的网络化制造链建模和调度系统,e-Service平台通过对网络化制造链节点的调度和控制,即可实现对整个e-Service平台的服务流程的控制.
其他文献
该文以楼宇机电设备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常用工控组态软件在控制系统中的功能和应用,探讨了用Visual Basic来开发工控组态软件的基本方法,并通过编程实现了Visual Basi
多层异性材料薄板结构胶接质量检测一直是国内外超声检测领域的研究重点.该课题以固体火箭发动机包覆层检测为工程背景,研究包覆层质量检测的信号处理技术.为机载式导弹的火
网络控制系统是一种网络化,全分布式实时反馈控制系统。其具有布线少、控制范围广、易扩展维护等优点,但由于网络中各节点共享通信信道,造成网络诱导时延以及数据包冲突等网
该论文以火炮控制为工程背景,研究工作与型号研制工作紧密结合.针对火炮高低位置控制系统和方位位置控制系统的负载变化范围大、功率大、存在较大的不平衡力矩和要求精度高的
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全面推进,区域产业发展的集成化、规模化趋势,使房屋建筑工程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在为现代城建规划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的同时,房屋建设项目也对周边的环境产生
电力企业是设备、技术、资金密集型的企业,具有产、供、销在同一瞬间完成的特点,为了保证连续不断地供电,以满足国民经济的需要,必须提高电力设备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这也是
近年来,科学技术地飞速发展,使得计算机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并逐渐成了人们生活以及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需求,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一
针对大连某机械厂的一个柔性作业车间的实际生产现状以及生产作业特点,在充分顾及到最大完工时间最小、设备使用均衡、总拖期、机器总负荷、最大作业机器负荷、生产成本指标等多个目标之间的协调与平衡的基础上,建立多目标柔性调度车间模型。采用基于工序和机器的方法进行编码,插入式方法进行解码。将均匀设计的思想融入对机器链的预处理中,实现多随机方向的均匀搜索,同时采用双层编码的方式产生一定数量的具有最小作业时间的机
该文研究了三种碳质孔隙填料人造石墨、石油焦和摩擦粉对冷压摩擦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温高速条件下,含碳质孔隙填料的冷压摩擦材料具有高温摩擦系数稳定、
伴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教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时,学生接受教育的形式也出现了多样化的发展方向,“研学旅行”这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