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世界有超过一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水稻拥有389Mb的禾谷类作物最小基因组,粳稻品种“日本晴”和籼稻“9311”已完成全基因组的测序工作,具有高密度的的分子连锁标记图谱、基因注释数据信息等,这些为水稻学科的基础研究和育种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数据资源的支持,水稻与其它禾谷类作物基因具有高度的共线性及同源性,在禾谷类作物科学研究中具有绝对的领先地位,是单子叶植物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研究的模式植物,是单子叶“拟南芥”。染色体片段代换系是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次级群体,在育种工作中可作为引进重要性状的载体,创造出新的性状,而用在水稻科学的基础研究中时,能够有效排除在QTL定位及基因克隆中遗传背景对于研究的影响。本研究从9311、日本晴的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群体中筛选出一份典型的迟抽穗期材料,该材料表现为典型的受光周期节律的影响,短日照条件下,单片段代换系(single 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SSL)材料的抽穗期与野生型9311的差异不大,而在长日照条件下则表现为共显性现象,隐性突变体表现为极度迟抽穗,在杂合体时也比正常的9311略晚。实验重点对该材料在长日照条件下作了大量研究,通过对SSSL材料进行分期播种实验,极端群体定位以及长日照条件下相关基因节律表达分析得出了以下主要结果:1将SSSL材料在长口照条件下进行分期播种,重点考察其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剑叶长、有效穗、粒型、单株产量等关键性状,发现SSSL材料在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剑叶长、单株产量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剑叶长,千粒重,结实率和穗长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2通过MAS技术分析,该材料迟抽穗期性状的日本晴片段与6号染色体SSR引物RM3连锁,运用基因芯片技术,进一步将该材料中日本晴片段确定在6号染色体8.32Mb-20.375Mb的区域。对SSSL材料构建F2大群体,取其极端迟抽穗个体进行基因定位,将该QTL定位在116240到116500之间,该区段在日本晴上的位置分别为6号染色体(5’—3’)9245Kb和9467Kb,物理距离222Kb。3利用人工气候箱对SSSL材料和9311进行连续60天长日照处理(每天早上8:00~晚上22:00进行连续14小时光照),检测其控制节律表达的关键抽穗期基因Ehd1和Ghd7,分别出现了降低和上调的现象;进一步对未知基因LOC_Os06g30820和LOC_Os06g30830进行表达量的分析,进行了遗传背景差异对基因表达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