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基斯坦与中国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在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过程中,俾路支省的战略意义非常重要。从能源安全的角度讲,从新疆喀什到俾路支省瓜达尔港的油气管道建设可以使中国的石油运输减少85%的路程;从地缘政治角度讲,俾路支省与阿富汗,伊朗三国接壤,俾路支民族主义组织与境外势力联系紧密,对中巴经济走廊顺利推进影响显著。从资源开发竞争角度讲,印度在伊朗阿曼湾运营的恰赫巴哈尔港与瓜达尔港逐渐形成一种竞争关系。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中巴经济走廊的推进并非一帆风顺。俾路支民族主义政党组织对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总体上持欢迎态度,但是对谢里夫为主的中央政府极度不满,认为中央政府企图全面掌控该省的自然资源以及经济收益,对俾路支省贫富差距,基础设施,民生就业等问题缺乏投入,决策上没有将俾路支政府纳入决策体系,项目规划上也多偏颇信德省和旁遮普省,利益分配与俾路支省付出的资源成本并不相符,俾路支民族主义政党组织通过发表负面言论和议会斗争逼迫中央政府让利。2018年巴基斯坦大选,伊姆兰·汗政府接替谢里夫政府上台执政,在俾路支地区在新建的俾路支人民党与伊姆兰·汗政府关系较为紧密,伊姆兰·汗政府也承诺削减国防和政府开支用于改善俾路支省的贫困,增加民生项目投入,但是巴基斯坦经济低迷,该承诺是否实现还有待观察。俾路支民族主义政党的行为导致中巴经济走廊项目成本上升,工程效率远远低于其它省。俾路支民族主义武装组织对中巴经济走廊持反对态度,他们反对任何第三方投资或者合资项目入驻俾路支地区,认为中巴经济走廊是一种“新殖民主义”和资源掠夺,不仅没有改变俾路支省的落后局面,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加入,与当地人抢夺就业机会,争夺水资源,冲击了俾路支民族在该地区的主体性,是旁遮普人的阴谋,他们拒绝与中央政府任何形式对话,反对俾路支民族主义政党与中央政府对话,反对温和型政党政策的实施,利用国际舆论污蔑走廊建设,争取国外势力资金,武器支持,并通过与巴基斯坦安全部队直接交火,游击战,恐怖袭击的方式进行反抗。俾路支民族主义武装组织的活动危及中方员工和中资项目安全,影响投资环境,抹黑中巴经济走廊形象,不利于中巴经济走廊的顺利推进。因此,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新阶段,我们要吸取经验教训,根据时局变化,首先要调整对俾路支省建设布局。提高走廊建设制度化水平,要学会用国际惯例解决利益纠纷,打好人民币国际化牌,谨慎进行项目选择,做好新阶段新项目与救项目的对接;其次要重视中巴经济走廊俾路支地区的环境安全。要妥善处理好地缘政治关系,尤其是中巴印大三角关系,暂缓延伸速度,防止掉入债务陷阱。建立安全合作机制,降低安全风险;最后要转变俾路支人对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态度。要尊重当地风俗文化,加强对俾路支民族的认识和举办交流活动。要扩大驻外干部队伍建设,做好舆论宣传工作。要将投资项目适度向民生项目倾斜,争取民心。只有对俾路支民族主义组织进行全面了解、充分评估,才能精准施策,积极应对风险,推进中巴经济走廊顺利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