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OS微显示技术研究与设计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e84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目前信息显示领域公认的最有前途的技术,LCOS(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硅上液晶显示)是CMOS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和液晶显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高密度、高分辨率、高开口率、高亮度、轻、薄、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基于LCOS解决方案的HDTV和近眼显示系统具有庞大的市场潜力.LCOS 显示系统的核心部件是LCOS显示芯片.论文从设计"一个分辨率为320x240LCOS显示屏基板电路"入手,对LCOS显示技术做了初步研究.论文主要设计了一个用于近眼显示系统的QVGA分辨率的LCOS显示屏基板电路.由于LCOS显示芯片结构特殊——硅片和液晶集成,论文首先研究了LCOS投影系统,然后分析了液晶材料的选择及液晶工作模式的设计,给出了适合于场序制彩色化显示芯片的快速TN液晶的物理特性及电光特性.接着,论文着重描述了象素单元电路的设计,详细讨论了沟道电荷注入效应等对电路精度的影响;建立了单元电路的图像闪烁模型,系统分析了图像闪烁的各种机理和消除闪烁的方法.然后,该论文详细介绍了基板电路的系统设计和电路模块设计,提出了一种8通道数据驱动、基于DRAM结构有源阵列的、LCOS基板电路系统结构,采用0.6um、双层多晶硅、CMOS工艺完成了整个系统的设计与仿真.该结构实现了液晶的低压驱动.在有源阵列设计研究中,分析了各种单元存储电容设计方法,用以减小单元电路面积;讨论了有源阵列的带宽与互连线寄生电容、寄生电阻的关系,给出了一定的优化方案;分析了光泄漏导致漏电电流的机理,并提供了实现良好的光屏蔽的方案.论文设计的8通道数据驱动电路,每个通道共享一个8位精度、13.5MHz的DAC,实现单基色的256个灰度等级显示,同时大大减小了驱动电路面积.文章的最后一章对论文所作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其他文献
嗜碱菌Bacillus sp.N16-5是本实验室分离自内蒙古乌杜淖碱湖的一株革兰氏阳性的专性嗜碱菌,pH范围是8.5~11.5,最适生长的pH10.0;生长温度范围为20~40℃,最适生长温度35℃,最适
学位
以氯嘧磺隆为代表的磺酰脲类除草剂,凭借着用量少,除草活性高,对人、畜低毒等特点,被长期广泛应用于大豆、玉米等农作物的农业大田中阔叶杂草、莎草的防止。这类除草剂在为农业生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亚洲象(Elephasmaximus)是我国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物种。目前仅分布于云南省南部的几个地区,其中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我国亚洲
该文主要研究和探讨了SIP协议的设计思想、内容结构及其实现机制.在此基础上,对SIP应用中的事务管理和语法分析这两个核心问题的解决进行了探索与尝试,并希望以此为SIP的实际
为降低单个模式预报的不确定性和提高多模式集成空气质量预报系统的精细化程度,利用Cressman插值初步建立了我国0.25°×0.25°网格化污染物实况.结合4套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
本文在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全基因组测序结果的基础上,对稀有鮈鲫微卫星序列(SSR)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开展了微卫星标记的快速筛选;然后利用12个微卫星标记对IHB系稀
本学位论文主要致力于混沌脉冲宽度调制原理与实现、多涡卷混沌、超混沌振荡器及其同步的研究.其中,做了较多混沌电路与混沌通信技术的实验,这是本文工作重点之一.目前,混沌
肠道菌群是人体内最复杂的共生微生物生态系统,无论是健康或疾病状态下,人体生理代谢都不可避免地受到肠道菌群结构变化的影响。Fea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是人肠道中数量最占优势的细菌之一,占细菌总数的7%以上,并在人群中广泛分布。肠道细菌F. prausnitzii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能够为肠上皮细胞提供能量;可以影响宿主多个代谢通路;可能通过甲胺类物质的代谢与胰岛素抵抗相关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