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株益生乳酸菌培养优化及其肠道功能评价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anna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酸菌是人类和动物肠道中的主要菌群之一,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在维持生物体的肠道健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不同乳酸菌具有不同的益生特性,本文以企业提供的两株乳酸菌: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命名为RG1,鼠李糖乳杆菌(L.rhamnosus)命名为RG2为对象,研究了其生长、胃肠耐受和培养特性,并评价了其调节肠道菌群和通便功能。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RG1和RG2生长和胃肠耐受特性:将活化的RG1和RG2菌株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每隔2 h测定菌悬液的pH值和OD值,RG1和RG2生长趋势相似,延迟期为2 h,2~12 h进入对数期,此期间菌体呈指数倍增加,在12~20 h进入平衡期,20 h后进入衰退期。模拟人工胃肠道的环境,以RG1和RG2在pH 4.0、胆盐0.3%、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3 h的活菌存活率为指标,RG1和RG2对人工胃肠液都有较强的耐受性,RG1在人工胃液3 h的存活率为55.20%,在人工肠液的存活率为68.45%,RG2在人工胃液3 h的存活率为77.50%,在人工肠液的存活率87.75%。2、RG1和RG2培养条件优化:以MR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以菌悬液的OD值为判断指标,研究碳源、氮源、增菌物质及培养温度、起始pH值对乳酸菌生长的影响,优化得到RG1培养条件为基础培养基中添加葡萄糖1%,蛋白胨2%,胡萝卜汁10%,pH 6.1,温度34℃,培养18 h;RG2为基础培养基中添加葡萄糖2%,蛋白胨1%,胡萝卜汁10%,pH 5.9,温度37℃,培养18 h。3、RG1、RG2对小鼠通便功能的影响:经口灌胃造模药物复方地芬诺酯片,建立小鼠便秘模型,分别灌RG1、RG2菌剂水悬液1.0×10~8CFU/mL,从小肠墨汁推进率、排便时间和5小时内黑便粒数和黑便重量分析可知,RG1和RG2实验组通便功能优于模型对照组(P<0.05),RG1优于RG2(P<0.05)。4、RG1和RG2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分别灌RG1和RG2菌剂水悬液1.0×10~8CFU/mL,比较灌胃乳酸菌前后小鼠组间粪便中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的变化,结果表明RG1和RG2能够促进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的显著增加(P<0.05),RG2的效果要优于RG1和两种菌混合的效果(P<0.05),RG2与RG1在调节小鼠肠道菌群平衡方面没有协同作用。
其他文献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幼儿教育阶段是个体接受教育的起点,是教育的奠基工程。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和其它各级各类教育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的。《学会生存》中早就指出,幼儿教育是“
目的:探讨科学护理对白内障患者术后病情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4年7月期间在我院眼科中心行白内障手术治疗的11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对术后住院者加强生
在我国,高校是信息化程度最高、信息资源最密集的场域,大学生则是与网络媒介接触最紧密、最广泛的群体。在新形势下,对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是高校德育教
数字信息时代,传统出版业持续唱衰,数字出版如火如荼。我国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融合初见成效。在汹涌的数字化浪潮中,传统出版业能否力挽狂澜、扭转乾坤,成为关乎其命运的大
以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为单体合成了环境友好型苯丙乳液防锈剂;以红外光谱、透射电镜、纳米粒度仪测试了防锈剂的结构、表面形貌和粒径。结果表明单体均
本文就透明隔热纳米涂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纳米材料的选材、隔热机理及制备方法进行综述,并就其现存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绥远驼运业随着清初统一北方的战争而兴起,因北部边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而繁荣,又随着清末和民国期间时局动荡、日本侵华战争以及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等多重压力
党的十八大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我国的核心发展战略,指明了我国今后发展所依靠的主要动力来源。我国目前在形成创新驱动战略合力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并取得了一些重大成
论文基于对硬支承平衡机测量技术发展现状的分析,从完善平衡机振动系统的动力学分析、高效不平衡测量的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平衡机振动信号模拟生成这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平衡机的
<正>目的通过详细研究多例产生类同种特异性自身抗体(以下简称"类抗体")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实验室检测特点,探讨类抗体输血原则,为产生类抗体的患者提供有效的检测方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