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视域下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然审美文化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_77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审美是人类最早的一种审美形态。自然审美文化是审美文化的一大分支,其审美物化产品是经过人创造并享有美的自然生态景观;其审美观念体系是当今人类对自然质朴原始的追求精神;审美行为方式是旅游、摄影、科学考察等。旅游活动是自然审美文化中审美主体行为方式的一种类型,具有其不可比拟的特殊性,它本身就是综合性的、审美主体“在场”的审美实践活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与建设,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契机,旅游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然审美文化发展的拉动力,成为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先行者。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自然审美文化可以分成山水审美文化、草原审美文化、沙漠审美文化三条主线。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山水自然景观,不同地理位置显现出不同的审美形式特征,山水自然景观所呈现出的审美文化特征,是丝绸之路商品、文化、宗教交流沟通的地标与导引;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草原自然景观具有博大而多彩的审美形式特征,因对自由、和谐与马匹的精神追求而具有相应的审美文化;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沙漠则带给审美主体特殊的美感,具有秀奇与博大共存的审美形式特征,让审美主体充分感受到了沙漠生物生命力之美、荒芜孤寂的崇高之美以及神秘之美。无论是山水、草原还是沙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观赏价值与美育价值,使审美主体即旅游者获取由“悦耳悦目”到“悦志悦神”、由静观到相融的审美体验。  旅游视域下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自然审美文化,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审美价值,还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现代价值。这些现代价值,对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旅游的建设应将文化融入自然,打造系列旅游线路;寻找景区差异性,拓展旅游区知名度;加强生态保护力度,全力营造舒适环境;加大基本设施投入,改变景区形象。
其他文献
刘伟,辽源农科院院长兼吉东种业董事长,研究员.他主持选育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吉东”牌系列品种23个,其中国审品种3个,省审品种20个.“吉东2号”的选育和推广获得2005年吉
随着安全意识的提高,闭路监控系统(CCTV)已经被应用到越来越多的场所,例如办公区、校园、托儿所甚至是工厂的车间。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环境条件,对CCTV系统也有不同的需求。
针对分布式电源配置规划对高电能质量需求的敏感用户考虑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电压暂降影响的逆变型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模型.该模型基于逆变型分布式电源在电压暂降中的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知识型员工是国有企业最宝贵的人力资源,对企业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主观幸福感,可以作为衡量知识型员工幸福与否的主要标准,可以作为
期刊
异化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思想家们一直十分关注。中西方学者非常重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并把它作为批判现实生活的主要思想武器。随着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
进入新世纪的前半叶,随着国家现状的变化和新的国家政策出台,生态作为一个热点越来越多的受到学界和社会的关注。生态问题是关系个人乃至国家长久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企业作为社会
历史上的历次并税改革最终都陷入了“黄宗羲定律”的怪圈.当代中国要避免费改税之后陷入“黄宗羲定律”的怪圈,根本出路在于尽快建立起规范的农村公共财政制度、现代农村税收
海德格尔思想已经引起广泛的影响,不仅涉及纯粹哲学本身的发展,而且也扩展到社会学、美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宗教神学、建筑学等很多领域。在建筑方面,海德格尔思想在西方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