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养小球藻的高密度培养及积累叶黄素的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j123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黄素(1utein)是存在于人眼内的一种主要类胡萝卜素,膳食补充叶黄素对于预防AMD和提高视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原始小球藻(Chlorella protothecoides)具有较高产叶黄素的能力。本文系统研究了C protothecoides细胞异养生长和叶黄素积累特性,对培养条件和培养基组成进行了较系统的优化,研究了叶黄素积累的人工诱导方式,优化了发酵工艺。主要实验结果如下: 1.异养C protothecoides的生长和叶黄素积累均为典型的S型曲线,藻细胞内叶黄素的积累和藻细胞的生长呈正相关。藻细胞对培养基中碳源和氮源吸收基本同步。葡萄糖是C protothecoides异养生长适宜的碳源,最佳的葡萄糖浓度为40g/L时(0.1mol/LNaNO<,3>),细胞密度达16.3g/L,比生长速率为0.029h<-1>,叶黄素产量为26mg/L。 2.尿素是异养C protothecoides生长和叶黄素积累的最佳氮源。当碳氮比为13.3(mol/mol)时,达最高的生物量(18.4g/L);当碳氮比为8.9(mol/mol)时,达到最高的叶黄素产量(31.5mg/L)和含量(1.75mg/g干重)。当NaCI浓度为50mmol/L时,生物量为17g/L,小球藻的叶黄素含量最大为1.82mg/g,较不加NaCl有显著提高(P<0.05)。 3.培养温度为28℃时可获得最高的生物量(17.9 g/L)和最大的叶黄素产量(31.4mg/L)。培养基初始pH为6.5时,生物量(18.2g/L)、叶黄素产量(32.4mg/L)和叶黄素含量(1.78mg/g干重)可达最高。C protothecoides生长和叶黄素积累的最适接种量是5%。 4.低浓度的化学氧化剂对细胞内叶黄素的合成有利。在含有0.5mmol/L Fe<2+>培养基中加入H<,2>O<,2>浓度为0.1mmol/L时,生物量为15g/L,叶黄素含量最高达1.89mg/g干重;当加入NaClO浓度为0.01mmol/L时,生物量为15.3g/L,细胞中叶黄素最高达1.95mg/g干重,较不加化学氧化剂时,细胞中叶黄素含量有显著提高(P<0.05)。在培养基中加入0.5mmol/L NaCIO和0.01 mmol/L H<,2>O<,2>时,生物量为15.8g/L,细胞中叶黄素含量最高达1.99mg/g干重,较不加化学氧化剂时,细胞中叶黄素含量有极显著提高(P<0.01)。 5.在1L发酵罐中进行C protothecoides的间歇流加培养,最高生物量达23.5g/L,最大的叶黄素产量40mg/L,分别比分批培养提高了24.3%和23.8%。恒速流加培养,最高生物量达24.8g/L,最大的叶黄素产量40.9mg/L,分别比分批培养提高了31.9%和26.7%。实现了细胞的高密度培养和叶黄素的高效积累。
其他文献
  锂离子电池因其具有能量密度大、开路电压高、循环寿命长及无污染等优点,已成为便携式电子产品中最广泛采用的二次电池。但是,随着便携式电子产品小型化发展及锂离子电池
本文通过结合醇解、分子蒸馏、酯交换等多种方法对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分离提纯工艺进行研究,验证酶法鱼油改性富集PUFA甘油酯工艺的可行性,得到工艺参数对富集效果的影响规律
本文根据查阅的国内外相关参考文献,对差速浮动式传输密封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现况进行了阐述;详细描述了差速浮动式传输密封的工作原理、泄漏途径;根据摩擦磨损的相关知识,并结合差速浮动式传输密封的现场工况环境,对传输密封的关键辅助密封元件V型圈和O型圈的磨损类型和磨损状况分析,并以分析结果为根据对密封圈的材料进行选择。运用流体力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建立差速浮动式传输密封的端面泄漏模型,并在考虑液体压力差与离心
  三峡库区地处我国中心腹地,四川盆地东南边缘山地、川东平行岭谷、鄂西山地向长江中下游平原过渡地带,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三峡库区亦是我国西电东送的重要电力走廊,在
期刊
车架是半挂车各部件总成的核心,其结构强度、刚度对半挂车的载荷、振动、疲劳寿命等多方面性能具有决定性影响。目前,国内的半挂车疲劳分析多是通过有限元法及动力学知识对单
动平衡机在测量大质偏类工件时,由于不平衡量较大,振动信号往往会超出测量系统的线性范围而造成测量误差偏大。为了提高动平衡测量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电磁力产生的同频振动抵消大部分初始振动,从而减小簧板振动量,保证系统线性度的动平衡测量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传统动平衡机的测量原理,发现其测量精度对摆架的振动系统的线性度要求极高,而大不平衡量测量过程中往往会由于其振动超标影响其线性度,进而提出了基于动态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