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峡库区地处我国中心腹地,四川盆地东南边缘山地、川东平行岭谷、鄂西山地向长江中下游平原过渡地带,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三峡库区亦是我国西电东送的重要电力走廊,在长江三峡沿岸狭长的区域内汇集了交流特高压、直流特高压和其它各种电压等级的高压输电线路,并且输电线路大多处于丘陵或山区地带,地质多岩石,输电线路分布广、密度大,且杆塔高度较高,雷电活动频繁,导致输电线路及其相关电网受雷击威胁大。输电线路的稳定和安全关系着该区域电力系统的稳定和可靠运行,因此,需要对该区域如何防雷击进行研究。 在明确了研究背景和意义后,分析了线路型避雷器的原理,然后对输电线路雷击事故的成因及危害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相应的防雷措施。 对比分析了雷击跳闸率的计算方法,包括故障树法、蒙特卡罗法和行波法,结合实际选用行波法建立输电线路杆塔的计算模型;然后依据行波法对采用线路型避雷器后雷击杆塔的耐雷水平进行了详细分析,计算出了在三种不同情况下,不同接地电阻值所对应的输电线路耐雷水平,结果表明安装了线路型避雷器后,110千伏输电线路在雷击杆塔时耐雷水平有很明显的提高。 建立了雷电绕击的计算模型、电气几何模型,采用电磁暂态程序对绕击耐雷水平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安装了一组线路型避雷器后,线路型避雷器提供了新的分流通道,很大提高了输电线路的绕击耐雷水平。 最后结合工程实际,以三峡库区输电线路避雷器的运行情况,对线路型避雷器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安装线路型避雷器后,线路的防雷性能得到改善,输电线路的雷击跳闸率明显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