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小穗发育相关基因MFS1的图位克隆与功能分析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lustt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单子叶植物的模式植物。水稻是研究花发育的理想材料,与双子叶模式植物相比,水稻花序具有禾本科植物独有的结构单元一小穗,而且具有丰富的遗传与基因组资源。深入研究水稻生殖发育过程,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水稻小穗或小花的形成机制,而且对丰富植物发育生物学知识和提高水稻产量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本研究中,克隆了一个水稻小穗发育相关基因MULTI-FLIRET SPIKELET1(MFS1),我们对其进行了表型和细胞学观察,表达模式分析以及功能验证。主要结果如下:1.mfs1突变体表型观察从EMS诱变库中发现mfS1-1和mfs1-2两个等位小穗突变体,相比而言mfs1-1突变表型更严重和丰富,以下主要描述mfs1-1突变体。开花期的mfs1-1小穗护颖退化类似于副护颖,小穗轴伸长,形成额外的外稃,内稃主体部分退化,内三轮的花器官没有发现同源转化现象但花器官数目不确定。扫描电镜显示,早期护颖原基发育迟缓和退化,部分小花形成扩大的花分生组织和两个退化的内稃原基,雄蕊发育不同步。2.MFS1遗传分析与分子定位利用三个杂交组合进行遗传分析和分子定位,杂交F,代植株表型与野生型相似,F2代植株发生分离,正常株和突变株分离比均符合3:1,表明MFS1基因受单隐性基因控制。运用SSR标记和InDel标记进行基因定位,MFS1基因被最终定位在第5染色体InDel17和InDel24之间。3.MFS1基因的克隆与蛋白质分析DNA和cDNA测序分析发现一个编码APETALA2/EREBP结构域蛋白的基因Os05g41760分别在mfS1-1和mfs1-2突变体中存在一个C-T的替换,引起了氨基酸的改变,导致蛋白质的功能变异,初步确定其为候选基因。MFS1属于AP2/ERF家族中一个功能未知的分支,蛋白质定位在细胞核内。4.MFS1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利用半定量RT-PCR,qPCR和原位杂交技术进行了表达模式分析。半定量RT-PCR和qPCR结果显示MFS1基因在根,茎,叶和花中都表达,尤其在花序早期表达强烈。原位杂交显示MFS1在分生组织和护颖原基中表达强烈,随着花器官的发育,表达量逐渐减弱。5.MFS1基因的功能验证构建MFS1基因的基因组互补载体,转化mfs1-1突变体的愈伤组织,获得转基因植株,通过GUS染色检测转基因植株。结果表明,mfs1-1突变体表型完全恢复,确定了Os05g41760基因是MFS1基因。构建MFS1基因的RNAi转基因表达载体,转化籼稻品种缙恢10号和粳稻品种中花11的愈伤组织,获得转基因植株,GUS染色、PCR检测转基因植株。RNAi转基因植株小穗表现为护颖退化,小穗轴伸长,额外的外稃状器官和内稃退化,与mfs1突变体的表型高度相似,进一步证明了OS05g41760基因是MFS1基因和MFS1基因的功能。6.MFS1调控其它花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qPCR分析和原位杂交分析结果表明,在mfs1-1突变体中,A功能基因OSMADs15表达量增加,AP2/ERF结构域基因SNB、OsIDS1和FZP表达量减少及护颖特征基因G1表达量减少。
其他文献
当前形势下,我国不断深入事业单位改革,我国的事业单位通过自身的转制、重构、重组以及转型等措施获得了全新的发展,我们在保证事业单位有序、高效以及协调运行的同时,事业单位的
目的对纵隔大B淋巴瘤(primary mediastinal large B-cell lymphoma,PMBCL)的临床表现、诊治方法及预后进行系统剖析。方法收集1996年7月~2013年1月我院胸外科接治的22例经病
简要分析了可燃气体报警器的工作原理与可燃气体报警器的常见故障与校正问题,对可燃气体报警器的校正与检定举措进行深入探究,希望提高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的精准性与及时性。
新疆作为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是遥感技术适宜应用的地区。利用高光谱分辨率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棉花冠层特征田间信息的快速采集与处理,建立棉田冠层特征信息的模拟模
为了改进现有锚索抗滑桩计算中存在的不足,将传递矩阵算法应用于锚索抗滑桩结构内力计算。推导了适合抗滑桩计算的场矩阵和点矩阵,能够完成普通抗滑桩、桩顶作用集中荷载以及
随着应用型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跟进,应用型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已成为改革的核心要素。如何做好应用型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是各应用型本科院校重点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从应用
向日葵原产自北美,通过人工培育,形成了具有不同遗传多态性的品种,是一种集观赏、药用、食用、油用于一体,经济价值很高的资源植物。前人已经利用传统育种、辐射育种以及现代
苏姜猪(暂命名)是在江苏省“九五”、“十五”、“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支持下.以姜曲海猪为母本.运用传统育种与现代分子遗传育种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导入杜洛克猪优良基因.选择理想
目的:探讨乳酸脱氢酶(LDH)、r-羟丁酸脱氢酶(HBDH)与白血病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酶动力学方法测定30例白血病患者血清LDH及HBDH活性,并对急性期与缓解期酶活性作对比分析.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