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个别化作业是国家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关照不同学生个体间的差异,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更加强调“关注每一个”“发展每一个”的小班教学中,个别化作业的研制与开发不仅具有实践的土壤,实现了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拓展了学习的时空,更是体现了小班教学精神的必然要求。本研究以南京市小营小学和中央路小学为调查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课堂观察法、调查法和文本分析法,分析目前在小班教学中数学作业的使用现状,发现值得改进的问题,为个别化作业的实施提供现实依据。在此基础上,以相关理论为指导思想,建构能够指导一线教师进行个别化作业研制与开发的系统性、整体化的理论模型。并根据所建构的理论模型和教学现实的需要研制和开发出样本和范例,以期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价值,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本研究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该部分阐述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搜集前人有关作业、数学作业的研究成果,寻求研究切入点。第二部分是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的阐释。该部分阐述了作业、个别化作业和小班教学的内涵,以及支持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对该研究的启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小班教学中,为学生设计个别化数学作业的实践价值。第三部分是小班教学中数学作业的使用现状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调查小班教学中学生和教师对当前数学作业的认识和评价,以及教师对个别化作业的看法,以此明晰在小班教学中数学作业的使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探寻个别化作业的实践可能性。第四部分是对小班教学中数学个别化作业进行理论建构。在学习已有研究资料和深刻了解小班教学数学作业现实的基础上,以相关理论为指导思想,建构能够指导一线教师个别化作业开发和使用的系统化、整体性的理论模型,并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解读。第五部分是数学个别化作业样本和范例的研制与开发。选取“图形的认识”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初步认识”为核心内容,根据本论文的理论建构和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和需要,以此为切入点阐述个别化作业的一般研制路径以及具体以个别化作业为依托而展开的学习过程,并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跟踪调查以论证个别化作业实施的有效性。第六部分是对本研究的总结与反思。在总结本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发现研究的不足,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