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大众政治意识的提高,人民对政府部门资金使用情况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财政资金使用的绩效情况已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因此完善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支出效益越来越成为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为进一步减小并协调不同省份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推动各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健康发展,边境地区转移支付资金已成为保证边境地区居民享受与当地财政状况相均等的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是边境地区政府预算的主要部分,在我国财政支出中占比较大。对于边境地区转移支付资金绩效评价的研究具有深远的参考意义和运用价值,对于完善边境地区转移支付研究、提高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率有重大意义。边境地区转移支付资金属于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政府对于该项资金的具体用途没有明确规定,交由各级政府根据本地特点,自行安排资金项目,因此各地项目种类不一,这给转移支付资金的绩效评价带来一定难度。转移支付资金的目标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然而,地方政府在转移支付资金下达后对其拥有自由支配的权力,政府很有可能为挪用或者挤占转移支付资金,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增长,使得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难以提高。本文将总结前人的研究结论,并在相关结论的基础之上,试图建立一个范本性质的边境地区转移支付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强调评价体系应符合边境地区转移支付项目的特色。通过分析和总结我国边境地区转移支付制度的发展历程、现状、发展困境和原有的边境转移支付绩效评价体系,结合云南省M县边境地区转移支付资金绩效评价项目的具体使用情况,分析绩效评价的组织管理流程和指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背后的原因,针对这些问题对其进行优化,以完善M县边境地区转移支付资金的绩效评价体系,并对边境地区转移支付制度的评价过程提出些许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