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测量桡骨近端19项解剖学指标,为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物的合理放置及假体的设计和改进提供参考依据。2.建立桡骨头(RH)骨折时伴有或不伴有尺侧副韧带(UCL)损伤的模型,在肘关节尸体标本上进行生物力学实验,探讨桡骨头在肘关节稳定中的作用及在不同情形下桡骨头切除对肘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对60侧4%福尔马林液防腐保存的成人尸体上肢标本(男、女各15对)解剖并取出尺桡骨分别测量男女桡骨近端长度、环状关节面内侧高度、环状关节面外侧高度等,并根据性别对上述参数进行比较,应用STATA7.0统计软件处理。取40侧4%福尔马林液防腐保存的成人尸体的上肢标本,制成骨-韧带标本后随机分成四组:①完整肘关节组(n=10);②RH切除+UCL完整组(n=10);③U CL切断+RH完整组(n=10);④R H切除+UCL切断组(n=10),在肘关节精密角度测量仪上测量肘关节在屈曲0°、30°、60°、90°、120°时,前臂在施加1.96Nm外翻力矩下的肘外翻松弛度。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比较各组肘外翻稳定性。结果1.男性的桡骨近端长度、环状关节面内侧高度、环状关节面外侧高度、环状关节面前侧高度、环状关节面后侧高度、桡骨头凹的最大深度、桡骨近端外侧弧长度、外侧弧的最大垂直高度、桡骨粗隆上缘桡骨颈横径、桡骨粗隆上缘-桡骨头近端距离、桡骨粗隆中部-桡骨头近端距离、桡骨头横径、桡骨头矢状径、桡骨头凹直径等均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桡骨颈干角、桡骨环状关节面(AC)与尺骨桡切迹(URC)在前臂中立位接触弧度、最大旋前位接触弧度、最大旋后位接触弧度及非接触弧度等方面,男女的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肘关节不同屈曲角度,完整肘关节的外翻松弛度最小; RH切除时肘外翻松弛度增大;单纯UCL切断时肘外翻松弛度大于单纯RH切除(P<0.05);若RH切除+UCL切断时肘外翻稳定性最差。结论1.桡骨头在解剖上存在“安全区”,其外侧不与尺骨桡切迹相关节,男性非接触弧度为115.47±1.33°,女性为116.03±1.22°,内固定物放置此区域较安全,而不致影响前臂的旋转功能。2.因男性桡骨近端的解剖参数略大于女性且个体间存在差异,桡骨头假体设计时需根据不同性别和不同人做成各种型号的假体。3.在对抗肘关节外翻不稳定中, UCL起主要作用,其次是RH。4.单纯RH骨折不能复位内固定时, RH切除是可行的,若合并UCL损伤时,可在有效修补UCL的同时作单纯RH切除,必要时行RH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