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晋陕甘宁地区疫灾流行与公共卫生意识的变迁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gzhu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时期晋陕甘宁地区每年均有疫灾发生,疫灾频度高达100%。晋、甘两省疫灾县数年际波动较大,陕西变化比较急剧,宁夏波动较小。在季节分布上,总疫灾之年以春季为主。疫灾县域以夏季为主。晋、陕两省夏季为疫灾发生最频繁的季节,甘肃是春季,宁夏则为冬季。从民国前、中、后三个时期来看,疫灾之年和疫灾县域均有“春冬季稳定,夏秋季波动”的特点;从长期趋势看,晋陕甘宁四省的十年疫灾指数线总体为略有上升后稳定不变。空间分布方面:在省级尺度上,山西省的疫灾频度最高,其次为甘、陕,宁夏最低,而宁夏省疫灾范围覆盖全省,陕、甘次之,山西覆盖范围最低。在县级尺度上,除9县外,其他县都有疫灾发生。在疫种的分布上,霍乱是分布最广的疫种,陕、晋是多发地区且沿河分布。天花主要分布在甘、晋两省。伤寒基本成片状分布,晋、甘两省为主要发病区。鼠疫呈现出从东北-西南分布的特点,晋、陕、甘三省为主要分布区。白喉分布为东部稀疏,西北部密集,甘、宁两省为重点分布区。痢疾主要分布在晋、陕和甘三省。猩红热主要发病范围在甘肃省。斑疹伤寒分布特点是北部密集,南部稀疏,主要分布在晋、甘两省。陕西是疟疾、流脑的主要发病区。甘、陕两省为回归热分布较多的地区。黑热病甘肃发生较为频繁。北洋政府时期,晋陕甘宁地区沿用清末的警察机关管理卫生的制度,到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各省的卫生行政体系才逐步建立起来,但主要由民政厅管理卫生行政。卫生制度主要涉及环境卫生、饮食卫生以及对医师药师的管理等。革命根据地以及解放区的卫生行政机构是分军队和地方来设立。民国初期,医院大都为教会所创办的西医医院,到民国中后期公立医院和少量的专科医院才出现。公共卫生防疫机构是在疫灾发生后亦或政策引导下才建立起来。民国前期,疫灾对公共卫生体系的冲击很大,充分暴露了政府无力领导防疫,民间无力反抗疾病的现象。而到了民国中后期,政府组织不断完善,领导抗疫、防疫的力度增大,民间社会自发的防疫活动增多,而正是在这种不断冲击与应对的过程中,公共卫生体系逐步建立起来并趋于完善、系统,对抗疫灾的能力越来越强。民国时期的防疫制度变得更加完善,涉及了专门、行政、交通、环境、学校防疫等方面,迷信的防疫习俗虽逐渐减少但仍然存在,部分节日防疫流传至今,科学的防疫措施和思想在产生良好的效果后,为人们所接受并沿袭至今。
其他文献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作为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相互结合的产物,移动互联网的建设和发展十分迅猛。手机用户在使用移动互联网的过程中,首要的目的是联络朋友即人际交往,而基于手机
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儿童”、“儿童立场”成为了教育教学的热门话题。在教学过程中,儿童发展问题与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备受关注。作
扎龙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乌裕尔河与双阳河尾闾九道沟,地垮齐齐哈尔市郊区、富裕、林甸、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和泰来5个县区,总面积2100km2。自然情况下,九道沟除当地径
近几年高考化学实验试题所占分量越来越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受到质疑,由于我国现阶段高考只有笔试的形式,这种考核方法能否反应出学生的实际的实验能力,备受关注。本研究在对
高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国内一项针对透析人群的大型调查显示,MHD患者高血压发生率为81.5%。高血压是MHD患者心血管疾病(CVD)发生率和病死率增高的最重要
目的:观察健脾利湿止痒方治疗脾虚湿蕴型亚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健脾利湿止痒方治疗脾虚湿蕴型亚急性湿疹的作用机理。方法:统计2013年7月至2013年11月间门诊亚急性湿疹
当前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推进中国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正面临着逐步消退甚至消失的危机。而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也导致了中国养老金不足的问题,即由于计划生育所带来的低出生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经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随着全球范围信贷紧缩,应收账款规模不断扩大,很多产业供应链出现资金断裂危机,而在这个供应链系统中,绝大部分为中小
自古以来音乐就是一种受到人们喜爱的艺术形式。人们用音乐来抒发情感,表达思想,叙述故事或者传颂各自文化中的传说。作为一种听觉艺术,歌曲是音乐与语言相结合的产物。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