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中风储联合系统多目标协同调度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ve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规模接收并消纳可再生能源发出的电力和实现智能化成为未来电网发展的趋势和方向。风能作为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可再生能源,目前已进入大规模开发利用阶段。然而,不同于常规能源的是,风能具有的两大特点就是不确定性和间歇性,这会使得风电输出功率波动很大,给风电大规模并入电网带来很大的挑战。不过,随着储能技术的发展,利用储能装置,智能电网将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减少由风力发电造成的多种扰动。为风电场配置抽水蓄能系统,在平抑风电功率输出波动以及提高电网运行智能化的同时,随着电力市场峰谷分时电价政策的实行,风电场运行的效益也将得到很大的提升。抽水储能是目前研究利用最为广泛的储能方式。本文构建了风电场与抽水蓄能电站联合运行的数学模型。首先介绍了智能电网中有关风力发电和抽水蓄能的理论知识,然后分别建立了以平抑风储联合系统出力波动和风电场效益最大的单目标调度模型,并对该模型运用改进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计及输出功率波动最小和风电场效益最大的多目标协同调度模型,提出一种多目标改进粒子群算法,对风储联合系统多目标协同调度模型进行求解,并结合某风电场历史数据进行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平抑风电场输出功率的波动和提高联合系统的发电收益,同时证明了建设风电-抽水蓄能联合运行系统是消纳过剩风能的良好选择,能够最大化的开发利用风能资源。
其他文献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是电力系统中研究的重要课题。尤其是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因电压失稳而导致的系统瓦解崩溃的事故在国内外多次发生,长期大面积的停电对世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研究日益突出的电压稳定性问题的意义重大,这也是许多电力工作者研究的热衷方向。由于电网的互联,电力系统拓扑结构变得更加复杂,对整个电网的研究也越来越困难。如果能有一种模型能简化电网的话,研究就会变得简单和方便的多,这也是许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意识的不断增强,逆向物流管理成为企业管理者和相关学术研究者关注的重要问题。我国颁布了《节约能源法》和《清洁生产促进法》及相关法规,出
针对传统电工电子实验室结构固定、资源单一、不能扩展等不利因素对于开放式、创新性实验教学所带来的制约,设计开发了“电工电子模块化综合设计与训练平台”。它包括虚拟仪器
输电线覆冰将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和安全运行可靠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于输电线路覆冰监测的光纤光栅测量系统,该系统对于解决这个问题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主要完成以下工作:该系统采用多参考光栅的方式排除了F-P腔温漂和非线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温度测量算法,利用参考光栅和双灵敏度温度传感器测量导线表面的温度;利用温度补偿方式来测量导线的应变。确定了光栅的分布,选择了各项光学元件,设计了单片机系统。通
本文利用中国1995~2012年时间序列数据及26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构造向量自回归模型及面板协整模型,对私人投资、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系统探讨。私人投资作为经
微电网作为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or,DG)的有效载体,凭借其能源利用率高、经济性能好等优点逐渐成为近年来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在微电网的电能质量问题上电压不平
河道洪水预报是水文预报的一大研究课题,河道洪水演算结果对防洪减灾和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在采用传统的马斯京根法对河道流量进行演算预报的基
随着国民经济和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电力在工业生产与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运用人工管理和传统的电磁式监控装置的变电所有迫切的改造、升级愿望,变电所的监控系统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是大势所趋。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RM2440A处理器和以太网的变电所监控系统设计。新型变电所的运行人员只需要通过监控中心的监控软件变可以实现对变电所的所有设备进行监控。
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Web2.0的出现已经改变了目前的互联网格局,同时也对内容管理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其交互式的特点使现有的内容管理系统无法满足网站发展的需要。DotNetNu
E-Learning是指基于网络的、电子化、数字化、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这改变了教育的本质,将教师的主导地位降低,增强了学习者的主动性,提高了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