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精神分析理论剖析帕斯库亚尔·杜阿尔特的人格缺陷

来源 :大连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zi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帕斯库亚尔·杜阿尔特一家》是西班牙内战后第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小说。其作者卡米洛·何塞·塞拉蜚声西班牙文坛。自小说问世以来,许多评论家从其作品内容,写作技巧,创作风格和文学流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究。本论文主要借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及主人公自身层面进行解读,剖析主人公的心理扭曲和性格缺陷,及其形成原因。以此更好地理解并评价这部西班牙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作品。首先,本论文对卡米洛·何塞·塞拉及其文学作品进行简要叙述,指出塞拉是一位作品风格多变的多产作家。然后介绍本作品的内容情节,重点关注家庭社会环境对主人公人格的影响。并总结不同评论家及前人对其从文学流派,写作特点进行的文学评论。根据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理论,个体的行为和人格都是三种精神力量持续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三种精神力量分别在三个精神层次运行: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潜意识中充满着无意识的欲望、冲动、感情和思维。个体虽无法清楚地觉察到,但毫无疑问,它们仍旧影响着个体的行为。潜意识中大部分都是难以接受的内容,比如痛苦,焦虑以及冲突等。前意识是个体在需要时,能提取或回忆起来的记忆。而意识则囊括了个体所有有意识的部分。这一思维过程使得个体能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对话。每个人都拥有一定的精神力量,它们组成了三种人格结构,分别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遵循快乐原则,是个体与生俱来的部分,其存在是潜意识的,是所有精神力量的根源,也是人格结构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自我则遵循现实原则,它将本我中的欲望冲动转化为现实社会可接受的行为。其作用是为了缓解并调节本我与现实、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既使自我得到满足,又使个体的行为符合超我的要求。超我包含所有内化的道德标准和理想信念,而这些是个体从父母以及社会层面习得的。超我的作用是抑制本我中不被社会接受的冲动和欲望,并规范自我的行为使其遵守社会道德准则。帕斯库亚尔·杜阿尔特的家庭成长环境对其自身发展十分不利。他的父母极其野蛮粗暴,常常因为不足挂齿的小事争斗,他们对主人公的人格发展产生了极其负面的影响。在这种家庭环境下,主人公缺少正确教育,缺乏正常引导,导致其人格无法正常发展。他的本我十分强大,而自我和超我又十分脆弱。这样的人格缺陷,经常使得主人公在关键时刻受自身欲望和情感的支配,并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帕斯库亚尔·杜阿尔特的弑母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其结局是走向监狱和死亡。
其他文献
通过梳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后我国的基础货币投放,我们发现基础货币投放与货币政策中间目标(M2)在大部分时间是不一致的。利用2000年至2013年的月度数据以及结构性VAR模
随着高中“美术特长生”大军迅速崛起,各高校的美术类专业也一直处于不断扩招的趋势,美术特长生在高中的招收比例也随之增长。与之不平衡的是,农村普通高中美术特长生的教育
目前,随着传统能源的枯竭和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风力发电、海洋能发电等众多可持续再用的新能源与发电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而作为风力发电、海洋能发电中的原动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