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野核桃SRAP遗传多样性分析与核心种质的构建

来源 :新疆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nb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野生核桃(Juglans regia L.)是我国栽培核桃的直系祖先,全世界大面积集中分布的野核桃林只有两处,新疆巩留县的野核桃林是其一。新疆野生核桃林是我国非常珍稀的野生植物资源,但是国内现在对这一宝贵资源的研究很少。本研究利用SRAP标记来进行新疆野生核桃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和核心种质的构建,通过对遗传参数的分析来了解野核桃的亲缘关系,为利用新疆野生核桃种质资源进行育种、遗传图谱构建等提供了分子依据,为新疆野生核桃这一珍贵资源科学有效地保存、评价与鉴定提供了科学依据。1.建立了新疆野生核桃SRAP的反应体系,最终筛选出15对SRAP引物,在20μL的SRAP反应体系中,DNA为50ng、引物为0.4μmol/L、Mg2+为2mmol/L、dNTPs为0.2 mmol/L、Taq酶0.5U;剩余体积用双蒸水补齐。应用该15对引物组合对新疆野生核桃叶片DNA进行扩增反应,结果显示被扩增的DNA多态性丰富、有很好的重复性。2.对新疆野生核桃的种质资源和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15对不同引物组合位点的Nei’s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0.3868;shannon’s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0.5720,群体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4.07%,说明各位点的多态性很丰富。基因分化系数(Gst)的平均值为0.1152,说明新疆野生核桃群体存在中等分化;区域内的遗传多样性占新疆野生核桃总遗传多样性的86.61%,说明新疆野生核桃总的变异主要存在于不同区域的内部。3.由Nei’s得出的数据对不同区域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遗传距离一定时,野核桃可归为两大类,且归类的居群地域很相似。4.选择48个样本组成新疆野生核桃的核心种质,取样比例是原始种质的1.14%。t测验的结果表明,在0.05水准下,试验所取核心种质与原始种质无明显差异,且核心种质的Ne、Nei’s和shannon’s指数的保留率分别为100.01%、100.02%、100.02%,说明本研究构建的野核桃核心种质能够很好地代表原始种质的多态性。构建的48份核心种质包含了新疆野生核桃原始种质的树皮光滑程度、树高、枝条色泽、病(虫)害、果形、开花次序等变异。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在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4年9月重庆市开县中医院收治的12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治
目的观察胸腔穿刺引流并注入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62例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分别采用胸腔穿刺引流并局部注入化疗药物治疗
内蒙古西部地区由于受到土壤盐渍化的危害,农林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生态环境严重退化,应用菌根生物技术对该地区的土壤盐渍化进行改良的研究还很少。本试验在内蒙农大林学院
针对云南省坡耕地种植模式下,水土流失严重的现状,本研究采用田间径流小区试验,研究了坡耕地条件下玉米大豆间作、玉米单作、大豆单作和裸地的水土流失情况。测定了不同种植
昭通地区是入滇的必经之地之一,开发很早,时至今日其森林资源留存较少。查清该地区的昆虫区系及物种多样性,对该地区的自然保护很有价值。2006年7~8月,选择永善县细纱乡小岩方、大
学位
分析并总结了电容法测量多相及两相流相浓度技术在工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现状,给出了电容式相浓度传感器的设计准则,研制了一种带有对称这保护极板的螺旋形状表面板电容式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半导体激光自混合干涉效应的差动式位移传感器测量系统,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小范围内位移测量较精确的表达式.与其他几种自混合型半导体位移测量方法
本文选取秦岭火地塘林场为研究对象,以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和场内次生林的林分近自然度为主要研究内容,以RS和GIS技术的集成应用为主要技术手段,综合研究区1956年航空遥感影像和2
壳聚糖拥有较好的广谱抗菌抑菌活性,在抗菌材料、食品工业、医学等领域被普遍的研究应用。研究表明,壳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植物生理功能的调节,免疫系统的激活等;壳聚糖还
吉氏木蓝(Indigofera Kirilowii Maxim.ex Palibin)是山东省的一个重要乡土树种,适宜荒山及城市绿化,并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发展前景广阔。目前,针对于吉氏木蓝的研究重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