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同一鼻咽癌病人,在其放化疗前后行垂体MRI动态增强检查,对其垂体的影像学数据变化进行分析,探讨治疗前后以上两组数据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进而从影像学上探讨鼻咽癌放射合并化疗前后,垂体是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方法:本课题收集自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因鼻咽癌收住我院,行放化疗病人46例;在放疗前和放疗后1月内行鼻咽部MR平扫+增强检查及垂体平扫+动态增强检查,通过分析放疗前后腺垂体的高度、时间信号曲线及神经垂体信号强度比的变化,从影像学上探究鼻咽癌放化疗前后垂体是否发生了变化。结果:1、放化疗前患者的腺垂体高度为(0.593±0.134)cm,放化疗后患者的腺垂体高度为(0.570±0.147)cm,采取配对样本T检验,P>0.05;2、放化疗前患者的神经垂体信号强度比为(1.65±0.34),放化疗后患者的神经垂体信号强度比为(1.72±0.41),采取配对样本T检验,P>0.05;3、放化疗前患者的腺垂体最大强化平均值(1200.51±274.70),放化疗后患者的腺垂体放疗后最大强化平均值(1041.91±271.82),采取配对样本T检验,P<0.05;4、放化疗前患者的腺垂体平均达峰时间(49.15±6.77)s,放化疗后患者的腺垂体平均达峰时间(50.56±7.78)s,采取配对样本T检验,P>0.05;5、放化疗前患者的腺垂体最大强化斜率(24.94±7.02),放化疗后患者的腺垂体最大强化斜率(21.20±5.90),采取配对样本T检验,P<0.05。结论:MR评价鼻咽癌放化疗后腺垂体的高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MR评价鼻咽癌放化疗后神经垂体信号强度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MR评价鼻咽癌放化疗腺垂体平均达峰时间无明显统计学变化,但最大强化平均值、最大强化斜率有统计学变化,说明放化疗前后腺垂体血流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