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探析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2J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物质生活飞速进步的同时,也暴露出它固有的内在缺陷,突出表现为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压力日益增大。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了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同时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人们需要真正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生态文明教育是一个既有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对加快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和谐社会、发展生态文明,使我国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全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首先分析了生态文明观教育提出的背景,指出生态文明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是在国际环境教育兴起及党和政府重视的条件下产生的。其次,阐明了生态文明教育的研究意义,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不仅利于大学生的全面成长,对于促进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更好更全面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三,概括了国内外研究综述,对国内外的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历程做了简单的介绍。第四,本文采取的研究路径、主要的研究方法和工具等等。   第二部分,阐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理论。首先界定了生态文明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概念。其次,在明确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基础上,探讨了生态文明教育的特征,包括整体性、全面性、实践性、全民性。第三,论述了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基础,包括环境保护的相关理论、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科学发展观。从而为后文分析生态文明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提出解决对策提供了理论支撑。   第三部分,首先对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指出当前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态文明素养,生态危机意识、生态知识诉求和生态辨别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的积累,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如生态知识匮乏、生态意识欠缺、生态行为习惯不彻底等。然后,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分别从家庭、学校、社会、个人四个方面的原因进行了阐述。   第四部分,提出了改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与建议。针对我国目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缺失问题,汲取国外先进经验,对我国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与建议提出了全方位、系统探讨。之前许多研究者只从教学方面或实践方面进行研究,尚不十分充分。本文将大学生绿色教育同高校的行政管理、师资建设、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校园环境、网络建设等各个方面联合起来进行探讨,较为完整地把握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策略。
其他文献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辅导员则与大学生日常接触最为密切的,他们是大学生政治上的引导者、思想上的教育者、生活上的管理者以及心理
众媒时代,新闻信息传播快捷、海量、多元,但内容及价值观难免泥沙俱下。尤其是少数媒介和个人,为抢眼球行为失范,刻意传播猎奇、反常、偏颇甚至低级趣味的内容。在此背景下,
5月23-26日(美国西部时间),由国际信息显示技术领域最高学术组织——Society for Information Display(SID)主办的2017年显示周和SID年会在美国洛杉矶会展中心召开。华南师范大学彩色电子纸显示技术被遴选为全球最具创新性显示技术之一,在大会展示厅“创新区”展示最新进展。该技术是华南师范大学周国富教授带领其团队研究的彩色视频电子纸最新成果,将在该会议上展示。同时,
期刊
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骨干力量,也是将来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中坚力量。随着我国民主进程的不断深化,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能力日渐提高,但是,当前我国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但
学位
现代国家在培养负责任的公民,构建公民社会的过程中,采用怎样的方式既能使公民有效地掌握公民知识,又能强化公民意识,还能促进公民行为,这是现代社会进行公民教育所共同面临的问题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高校思想理论教育课程的补充,对在高校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野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
围绕新中国60华诞的重大主题,精心组织好宣传报道,是全国新闻界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由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楚天金报》策划推出的“湖北十大金嗓”“湖北十大金曲”(简称“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