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是中国独有的一种考试制度,这样一个为了提高国家选拔人才上的公平性而设立的考试从最一开始产生就带着庄重的色彩。一次考试也许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学生自身也盼望着有朝一日金榜题名,高考就在如此高的期待下演变得愈发重要。繁重的学业压力和心理压力下,极易导致处于青春期的高三学生产生考试焦虑问题,严重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而该问题也一直被各学界学者所关注。当前,心理学家侧重分析问题学生心理因素所造成的影响,解决的方式也具有心理学特点,例如心理辅导、危机介入等方法。教育学家侧重分析问题学生受教育因素的影响,乐于分析中国教育体制和考试制度现状,并在解决方式上侧重于传统的言传身教、晓之以理的思政教育等。而社会工作与心理学、教育学相比较,又有哪些独特的优势?笔者通过研究发现,社会工作强调个别化,在面对不同的案主、不同的情形会适时选择介入模式,实现目标,不仅从个体出发,关注问题学生自身的因素,也会综合的考虑环境因素等对问题学生造成的影响,比较的全面、具体、人性化,更好的为遭受高三考试焦虑问题困扰的学生提供服务和帮助。基于以上考虑,本文主要应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主要意图将社会工作、心理咨询、教育学等学科介入高三学生考试焦虑问题的方法等各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出社会工作在介入该问题中的特点和相应优势。研究发现,社会工作与心理咨询相比,有充分尊重案主、采用多种介入模式以及改善其社会环境的优势。社会工作与思政教育相比,有介入的灵活度高、更易于学生群体接受、成效明显等优势。由此,笔者做了进一步的反思,在应用社会工作介入高三学生考试焦虑问题的同时,我们要去深刻探究学校社会工作存在的地位、所起的作用、承担的角色,由此更好的推动和促进学校社会工作的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