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种实验动物对氧磷酶1酶活力的测定及脂多糖诱导败血症氧化应激动物模型酶活力变化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109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败血症是由细菌病原体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血中生长和繁殖从而产生的急性全身性感染。可引起败血症的细菌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厌氧菌和真菌。目前,尽管医疗手段不断进步,治疗败血症仍是一个世界级难题。对氧磷酶1(Paraoxonase1,PON1)最初被发现,是由于其可以高效水解对氧磷而保护机体。PON1主要在机体肝脏中表达并分泌到各个与解毒相关的器官中,而其中又以肝脏和血液中的PON1表达量最高。PON1的活性水平与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而败血症患者体内必然伴随着炎症反应与氧化应激的出现。根据文献报道,败血症患者体内的PON1活力低于正常人体内的PON1活力。因此,研究血清中的PON1活性与败血症的相关关系,并在其基础上建立败血症氧化应激动物模型,对于治疗败血症新药的研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先对13种在药物开发以及毒理研究中常用的实验动物,即Wistar大鼠、SD小鼠、沙鼠、豚鼠、C57BL/6小鼠、ICR小鼠、BALB/C小鼠、DBA/2小鼠、CBA/N小鼠、C3H/HeJ小鼠、F344大鼠、仓鼠、兔和正常人血清中的PON1的三种酶活性,即有机磷酸酯酶活性、芳香酯酶和内酯酶活性进行测定,发现C57BL/6小鼠和SD大鼠血清中的有机磷酸酯酶与人血清中有机磷酸酯酶总活力相当;C57BL/6小鼠和DBA/2小鼠血清中芳香酯酶与人血清中芳香酯酶总活力相当;ICR小鼠、BALB/C小鼠、DBA/2小鼠、CBA/N小鼠、C3H/HeJ小鼠和C57BL/6小鼠血清中内酯酶与人血清中内酯酶总活力相当。之后,选取其中三种实验动物,即沙鼠、C57BL/6小鼠和豚鼠进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实验,试图发现一种相对具有代表性的实验动物。LPS诱导动物模型实验结果显示,豚鼠经过LPS诱导后三种酶活性都升高,与预期结果相反;而C57BL/6小鼠和沙鼠经过LPS诱导后三种酶活性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与预期结果相同。因此在通过LPS诱导动物模型时应充分考虑不同动物之间诱导后酶活性的差异。如果在进行药物开发或者毒理研究时选用几种动物模型,应先考虑建立动物模型间数据转换的可能性,以及数据之间的相关性。相比较而言,通过LPS对来源更容易获得以及更具应用普遍性的C57BL/6小鼠进行诱导,建立败血症氧化应激动物模型,将更适用于败血症治疗药物的药效学研究。
其他文献
<正>美国波士顿人类老年营养研究中心的一名教授,最近在给八名老年妇女饮用草莓与菠菜的提取液后,发现每一种均具有强力抗氧化活性效果,可使她们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提高20%,这
<正>叶酸是B族维生素中的一员。它自1932年问世以来,特别是近20年内,其作用日益为人们所重视。研究表明,中国人的
“现象级”——现代媒体环境中具有较高曝光率,也是电视节目中经常被提及的词汇,“大体量、大明星、大制作”,以形式各异的节目形式不断地带给观众别样的感受,冲击着观者的感
目的:对石家庄地区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研究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了石家庄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多态性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及石家庄地区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
研究背景:锌是生物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是机体多种酶的必需组分或激活因子,与机体发育、骨骼生长、免疫功能、内分泌调节、蛋白质和核酸代谢等一系列生理活动密切相关。锌
<正>一、玉湖村(一)区位关系玉湖村位于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白沙乡境内,南距世界文化遗产白沙古镇约10公里,距丽江古城约15公里,北靠5A级景区"玉龙雪山",素有"雪山第一村"的美
中草药提取物对果蔬中常见致腐微生物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本文制备了以中草药丁香粉末配成涂料加工的环保抗菌包装纸,对室温下贮藏花椰菜的保鲜效果进行了试验对比研究,从感
引言学校、医院是人员密集和财产高度集中的场所,并且这些场所的人员相对特殊,地震避险逃生能力较弱,一旦遭遇地震灾害,其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将比其他场所更加严重,加之地震
文章针对降雪对道岔产生的危害,设计了基于电加热的道岔融雪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硬件和控制网路结构、详细分析了系统各部分设备的功能和控制数据的流向,确保了列车的安全运行,提高
目的具体了解福岛核事故对我国公众产生剂量的大小。方法以环保部发布的实测数据(全国主要城市的辐射水平)为依据,运用剂量估算模型,就福岛核事故对中国不同省份公众所致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