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纵理论视角下葛浩文《生死疲劳》英译研究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quarius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翻译观点认为翻译是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简单转换,但随着翻译研究的不断发展,其中心逐步转移到文化层面,即翻译应该完成从源文化到目标文化的转变并使之符合目标文化以及社会意识形态。比利时翻译学家安德烈·勒菲弗尔首次提出翻译操纵理论,即译者在处理原文以及生成目标文本的过程中,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对原文进行操纵。这种操纵体现为译者的文本选择、翻译策略和目标文本的传播等。该理论提出了操纵译者的三个要素,即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这三个要素相互作用,共同操纵译者的翻译选择。2012年莫言成为首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他的作品受到众多国内外译者和读者的喜爱,并被翻译为英语、法语、瑞典语等多个语种。在众多译者中,美国翻译家葛浩文是翻译莫言作品最多也是最成功的英译者。他翻译的《生死疲劳》在2008年于美国出版之后荣获了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这对于我国文学作品的传播具有重大意义。作为一部探讨中国农民与土地之间关系的小说,其译本的出版引起很多西方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关注。葛浩文对于莫言作品在西方的传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生死疲劳》译本可以发现葛浩文的译作与原著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这是因为葛浩文在其翻译过程中受到其所属社会的意识形态、诗学及赞助人等因素影响而对原文进行了操纵和改写。本文以翻译操纵理论为基础,以葛浩文的《生死疲劳》英译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列举例子深入分析了葛浩文在翻译过程中受到的操纵以及他对译文的操纵。葛浩文译作在西方取得重大成功离不开他对中美文化的深刻了解以及赞助等支持。因此他在翻译过程中既保存了某些原文特色之处,同时对于不符合译入语文化的部分内容作了改写。本文描述了操纵理论对译者造成的影响,同时总结了一些翻译策略以及该理论的优势之处。
其他文献
本文作者节选了心理学著作《房间里最聪明的人》(The Wisest One in the Room)第四和第五章进行翻译实践。由于学术文献具有准确性、客观性和权威性,原文本中出现了大量的名
安徽南部的黄山地区,古时称为徽州。明清时期,在当时的社会、经济、地理、艺术、技术等多种条件的影响下,形成了独具当地特色的徽州建筑,属于东方建筑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的观察比较胸腹部恶性肿瘤患者应用体表画线固定体位技术及热塑体膜固定技术治疗后的摆位误差效果。方法研究资料为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32例胸腹部恶性肿瘤患者
目的探讨在完整拔出阻生第三磨牙时采用锥形束CT(CBCT)介导与常规X线介导下超声骨刀联合微创拔牙术的疗效差异,分析CBCT三维数字化模型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优势及增加患者对手
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和方法,针对东道国与外资间的利益博弈,试图构造满足投资需求的博弈分析理论架构。基于抽象的假设条件,通过东道国与外资之间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论证
同伴反馈在提高二语写作质量,增强读者意识,促进学生合作互动等方面的优势已得到广泛认可。成功的实施同伴反馈,需要选择恰当的同伴反馈方式,如同伴书面和/或口头反馈。尽管
以2-乙基-1,3-己二醇和异丁醇按照一定体积比组成混合萃取剂、航空煤油为稀释剂,萃取某硫酸盐型盐湖浓缩卤水中的硼。对萃取剂浓度、浓缩卤水pH、萃取相比、萃取温度、萃取时
在保障重大公共资源配置行政决策的正当性上,公众参与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非常有限。为弥补公众参与的局限性,应当在法律上明确重大公共资源配置行政决策的作出应当
探讨如何使学生离开了英语课堂,在假期里也能不间断地学习英语,而且做到乐学、愿学,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语言实践,笔者设计并尝试布置了几种趣味性较强的实践作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