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水系对冲积平原区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lly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显示,珠江三角洲第四纪冲积平原受区域地质背景以及海陆交互作用的影响,该地区土壤中Cd等重金属元素在珠江上游和滨海平原区富集。珠江水系在三角洲的形成和发育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水系作为重金属元素的重要载体与储库对冲积平原区的土壤环境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本论文针对珠江水系对冲积平原区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模式,开展了第四系岩芯、现代河漫滩、水系沉积物以及自然林地土壤剖面等一系列的地球化学分析和解释工作,对珠江三角洲的流域环境演变历史、水系化学组成以及海陆交互相进行总结归纳。研究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第四系分布区土壤的地球化学组成主要受物源和海陆交互作用的控制,在不同的沉积相带两者的控制强度有所差异,三角洲平原相中物源因素的控制最强,前三角洲相中海陆交互作用较多地参与了沉积过程。Cd元素在第四系中具有较高的活性态比例,其生态风险最高。采用地累积指数、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以及沉积物基准值等手段对珠江水系沉积物进行了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珠江水系以东江沉积物的风险最低,北江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最高,受矿业活动的影响,Cd、Pb、Zn在北江中上游一带高度富集。河漫滩沉积柱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具有一致的变化规律。剖面上重金属元素在38.5cm处出现最高峰值,可能记录了流域环境恶化的一段历史。河漫滩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主要受有机碳、粘土组分以及铁氧化物的影响。研究区土壤中Ba含量对海陆相具有指示意义。海陆交互作用对土壤中Cd的分布具有重要影响。随着陆相→海陆交互相→海相的递变,土壤中Cd含量随之增加。西江中上游陆相林地土壤剖面中Cd在表层富集,下游海相土壤剖面Cd含量在深层急剧增加。珠江水系对冲积平原区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水系携带水系沉积物和悬浮物作为第四系平原区土壤的成土母质,水系沉积物中元素组成特征对于预测流域环境未来变化具有重要指示意义;(2)三角洲形成过程中珠江水系与海洋发生交互作用,导致平原区沉积环境不同,土壤的理化性质也随之发生改变,进一步影响重金属在各沉积相带的富集和活性。
其他文献
细胞凋亡是生物体内一种精确控制细胞死亡的程序性机制,对于维持生物体内环境稳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旦该机制发生紊乱,生物体就会产生各类疾病,例如癌症、自身免疫疾病、
当前,国际竞争加剧,全球经济形势低迷,受国际形势的影响,我国企业的市场竞争情况更为剧烈。为了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更好的应对市场竞争问题,如何有效提高企业的管理与经营
良好的烟叶品质是包括肥料因素在内的各种因素协调的结果。完善的施肥技术既注重氮磷钾的配比对优质烟叶生产的重要性,又结合土壤和烟株生长的需肥规律,选择恰当的施肥方式与
随着金融市场全球化与自由化的发展,各种新型投资工具不断涌进市场,衡量投资风险的难度愈来愈大。如何选择合适的风险度量以规避风险已成为投资决策理论中的核心问题。考虑到
传统的活性污泥处理装置在多功能性、高效稳定性和经济合理方面已难以满足日益严峻的污水处理要求,开发、研究和应用新型高效废水生物处理装置,已成为世界各国水污染控制工程
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离子经常存在于工业废水中,其中同时用于工业生产的酚类有机物和Cr(VI)是常共存于废水中的污染物。由于酚类有机物和Cr(VI)都具有高毒性,强腐蚀性和致癌性
1945-1949年间,南京《中央日报》在马星野的带领下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得该报面貌焕然一新。这一时期对该报的改革,尤其是以副刊为主阵地的南京《中央日报》杂志化改革更是造成了该报副刊乃至整个报纸在当时由难以为继转而盛况空前的局面。本文以1945-1949年间南京《中央日报》杂志化改革为研究对象,首先对1945-1949年间南京《中央日报》杂志化改革的时代背景、内部动因进行分析,厘清该报
城市污水培养高油脂微藻并生产生物柴油的工艺既有助于探索城市污水处理的新途径,又缓解了能源相对匮乏的压力。在微藻生物柴油工艺中,微藻收获环节的高成本是该工艺产业化的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提高临床医师对房颤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视程度,为房颤患者脑卒中危险分层提供依据。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1月-2018
火力发电是工业取水量最大的行业,电站锅炉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通过回收电站锅炉烟气中的水蒸气,不仅可用于锅炉补给水以节约水资源,还能够回收水蒸气的气化潜热和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