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钢-轧制过程能源产耗模型及其优化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lanc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铁工业对中国至关重要,是很多产业的支柱,同时在整个人类发展的历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2018年我国的粗钢产量继续增长,同时世界粗钢产量已经达到了 18.09亿吨。我国作为世界产钢第一大国,占世界粗钢总产量的近50%,为9.28亿吨。然而,作为资源、能源消耗大户,我国钢铁工业受资源、能源约束日趋严峻,钢铁节能工作亟需进一步加强。所以,在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对钢铁工业节能减排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目前的研究中常以物质流研究或者能量流研究为主,忽略了物质流和能量流之间存在着的联系,且研究多集中在铁前工序。本研究针对铁后工序,炼钢—轧制生产流程进行研究。流程中主要设备采用物质守恒和能量守恒的原则进行建模,工序内将设备用物质流和能量流耦合的思想进行整合,再利用数据库将工序和工序之间进行衔接。模型采用基于Python高级编程语言的Pyomo数学规划包,建立MINLP模型,采用内点法的Ipopt求解器进行求解。首先,模型验证结果显示模型符合实际生产要求。通过模型对各工序进行优化,热轧工序能耗降低9.80%,考虑边界上游工序的影响时,虽然炼钢工序能耗提升2.58%,但是炼钢—轧制整体总能耗下降3.53%。在引入直轧工序后,炼钢—轧制工序整体工序能耗下降132.23%,实现了炼钢—轧制工序的整体负能制造。同时对直轧工序进行优化,使直轧工序能耗降低8.08%。其次在主要设备能源、物质迁移规律的研究中,转炉除铁水显热占55.43%,其余的44.57%由化学反应热提供,在输出热中钢渣占7.62%;加热炉空气显热和钢坯显热约占总热量的18.64%和19.09%。用b-P模型对主要设备单耗和负荷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到加热炉和感应加热炉的最优“经济点”。再次,选取主要设备的物料入炉温度、转炉的废钢比、加热炉混合煤气等7个参数进行分析,研究其对工序能耗的影响。在不考虑模型边界外上游工序的影响时,入炉铁水的温度在1340℃的时候工序能耗最低,入炉铁水温度为1400℃的时候工序能耗最高;废钢加入量需根据入炉温度进行调整,在不同温度下,废钢比升高工序能耗呈现上升趋势。加热炉在不使用其中一种煤气的时候对工序能耗影响可以忽略;钢坯入炉温度对工序能耗的影响较大,从25℃提升到到900℃工序能耗下降72.27%;提升余热回收率对于工序能耗提升呈线性关系。直轧工序的钢坯头尾温差增大50℃,工序能耗增加了0.35 kgce·t-1,入炉温度提升至70℃,工序能耗下降至1.86 kgce·t-1,同时头部、尾部加热时间分别减少至15 s和18 s。
其他文献
目前,由于我国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使得细菌氧化工艺得到广泛应用并成为研究热点。毒砂和黄铁矿均是重要的载金矿物,通过研究毒砂和黄铁矿细菌氧化过程中矿物界面的溶解情况,揭示细菌/矿物界面现象的变化过程,为改进细菌氧化含砷金矿生产工艺提供一定理论参考。本文研究了细菌氧化过程中,毒砂和黄铁矿界面接触角变化、元素价态的改变以及细菌孔蚀程度等界面特征。试验结果表明:有生物膜覆盖的毒砂和黄铁矿界面有较强的亲水
由于图像采集技术的迅速发展,图像及其所携带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其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占用的带宽资源问题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是同时对图像进行压缩和加密。由于图像具有相关性强、数据量大等特点,传统的算法不能满足图像压缩加密的需求。混沌是一种发生于确定性非线性系统的运动,貌似不规则,混沌序列具有初值敏感性、不可预测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图像加密领域。本文基于混沌系统,采用压缩感知技术
在电弧炉冶炼工艺中,高温烟气直接排放会造成大量能量浪费,连续加料电弧炉工艺因其具备连续加料的独特优势,可以利用高温烟气对废钢进行预热;同时,连续加料电弧炉冶炼过程全程封闭,大幅度降低了电弧炉开盖过程烟气对环境的污染。然而实际生产过程中连续加料电弧炉废钢预热系统预热效率较低,尚且未能高效地利用高温烟气的热量。基于此,本文开展了提高连续加料电弧炉废钢预热效率的相关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根据连续加料
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电子产品智能化及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导致了许多电子产品的迅速淘汰,产生了大量的电子废弃物。废弃印刷线路板(Waste Printed Circuit Board,WPCB)是电子废弃物中最具经济价值的部分。WPCB中含有高含量的贱金属及贵金属,然而,其中也包含了许多的有害成分,如重金属、塑料、溴化或氯化阻燃剂等,这些物质如果处理不当,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因此,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轨列车速度的不断提高,需要弹簧性能的进一步提高。尽管我国弹簧钢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和国外的弹簧钢产品相比,不论在弹簧钢钢号种类上还是纯净度和综合性能上都有着巨大的差距,一些高端品质的弹簧钢还需要进口来满足需求。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在我国现有弹簧钢牌号下优化热处理工艺制度以此来提高弹簧钢的综合性能。在本文以51CrV4弹簧钢为基础,系统的研究了淬
随着矿产开采力度的加大,易处理铜钴矿资源日益减少,人们开始把目光转向难处理铜钴矿,这类矿储量巨大,研究其浸出工艺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本实验以难处理铜钴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硫酸-Na2SO3体系和硫酸-过氧化氢体系进行还原浸出,对浸出渣进行物相分析,查明浸出渣中难浸铜、钴的赋存状态。最终通过还原剂联合浸出工艺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流程。论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通过对原料进行元素含量分析、XRD分析和扫描电
高熵合金具有优异的性能,应用前景十分广阔。CrCoNi中熵合金具有超过大多数高熵合金和多相合金的强度和韧性,可以作为未来发展有前途的工程合金的基础。但是CrCoNi中熵合金仍然不能满足工程应用下高屈服强度的要求,所以考虑将N引入CrCoNi中熵合金来改善其力学及耐腐蚀性能。研究CrCoNi中熵合金在模拟海水环境中的耐腐蚀性能以及微生物腐蚀行为,对其在海洋及其它特殊工程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
新时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际的教学中,英语学科承担着重要的“育人”功能,发挥“育人”功能的途径之一便是作业。作业的合理巧妙设计与使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情感等,在遵守国家教育政策的基础上,英语教师也可根据学生、学校、地方特色等情况,自主开发并编写英语校本作业,以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四有”好青年。
多孔介质燃烧技术具有燃烧速率与燃烧强度高、污染物排放量低、热负荷调节比大、贫燃极限宽、体积小且形状灵活等一系列优势,对多孔介质内燃烧特性的探究已成为近年来燃烧领域的热点之一。由于多孔介质燃烧器形状灵活,具有形状可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而改变的优势,探究多孔介质的结构对多孔介质内部燃烧特性与燃烧稳定性的影响,对燃烧器的开发和应用起指引作用。基于Fluent16.0模拟软件对甲烷在多孔介质燃烧器内的燃烧特
近年来,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在计算机视觉领域方面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并且凭借其特殊的网络结构和强大的提取特征能力使得人脸识别的准确率得以跨越式提升。由于人脸识别研究中受人脸姿态、光照、遮挡以及表情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人脸数据库的选择以及深度人脸识别网络的设计成为提高人脸识别率的关键因素。本文主要研究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在自然环境下人脸识别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