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轨用弹簧热处理优化与组织性能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989111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轨列车速度的不断提高,需要弹簧性能的进一步提高。尽管我国弹簧钢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和国外的弹簧钢产品相比,不论在弹簧钢钢号种类上还是纯净度和综合性能上都有着巨大的差距,一些高端品质的弹簧钢还需要进口来满足需求。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在我国现有弹簧钢牌号下优化热处理工艺制度以此来提高弹簧钢的综合性能。在本文以51CrV4弹簧钢为基础,系统的研究了淬火工艺和回火工艺对弹簧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优化了热处理工艺参数。探讨均温温度、淬火温度、均温时间、油温、回火冷却方式、出件温度、回火温度、回火冷却时间缩短、回火时间、等热处理参数对51CrV4弹簧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主要得出以下结果:(1)均温温度的提高会增加弹簧钢残余奥氏体含量,粗化奥氏体晶粒有利于板条马氏体的生成,而最终奥氏体晶粒会均匀化,从而提高弹簧钢的强度和塑性。随着均温保温时间的延长,合金元素固溶度增加,奥氏体化更加充分,稳定性更高,其碳化物尺寸随着均温时间延长而变粗变短,长条状碳化物数量减少,粒状碳化物增多。51CrV4弹簧钢进行均温温度为880~980℃,均温保温时间为20~40min的热处理实验得到强度和塑性最优的热处理制度为:均温温度980℃,均温时间40min。(2)淬火后的组织为马氏体,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板条马氏体尺寸先开始粗化后开始减小,随着加热过程的进行,奥氏体化温度越高,奥氏体晶粒长大的速度变得很快,晶粒长大的速度也随之加快,从而使晶粒尺寸变大,导致马氏体组织会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变得粗大。并且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会使更多的碳原子溶入到奥氏体中,导致奥氏体的稳定性增加,其转化为马氏体的难度增加。但当淬火温度到达870℃时,其板条状马氏体尺寸具有更小的尺寸,分布更加紧致均匀。不同油温和出件温度的弹簧拉伸断口外围有剪切唇存在,断口形貌以韧窝为主,属于韧性断口。51CrV4弹簧钢进行淬火热处理工艺,最佳淬火热处理工艺参数为:淬火温度870℃,油温20℃,出件温度90℃。(3)回火热处理工艺下回火组织为回火屈氏体,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和回火时间的延长,马氏体开始分解,马氏体含量降低,碳化物开始逐渐长大变粗。导致其强度和硬度降低,塑性升高。(4)回火后冷却方式主要有空气冷却和水冷却两种方式。水冷下的回火组织铁素体和渗碳体更加细小弥散有利于力学性能的提升。通过对比分析51CrV4弹簧钢回火后试样空冷和水冷的组织及性能,51CrV4弹簧钢采取水冷的方式会提高其强度和塑性。(5)回火时间为30min时弹簧钢的组织中出现了少量的马氏体,说明回火不够充分,马氏体并没有完全分解。当回火时间上升到45min时,马氏体含量明显减少,碳化物逐渐增多。回火时间为60min及以上时,随着回火时间的提高,其回火组织全部为回火屈氏体,碳化物分布均匀。回火时间缩短会提高51CrV4弹簧钢的强度和硬度,但这却降低了 51CrV4弹簧钢的塑性。对51CrV4弹簧钢进行回火热处理工艺,最佳回火热处理工艺参数为:回火温度420℃,回火时间60min,回火冷却方式为水冷。
其他文献
铝锂合金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航空航天结构材料,传统的铸锭冶金法生产工艺已经不能满足成分稳定、高回收率、短流程的制备要求。本文探索了以Urea-LiCl为电解质体系电解制备铝锂母合金和铝热还原过氧化锂制备铝锂母合金两种制备方法。Urea-LiCl体系中,在温度低于393K条件下制备得到铝锂母合金。Li(I)能与Urea形成配位离子而降低熔盐熔点。循环伏安结果表明Li(I)在Al电极上的起始还原电位为0
脉冲电流处理对材料微观结构演变的影响一直是冶金与材料工作者们关注的焦点。目前研究者们主要集中在脉冲电流处理对材料晶粒细化的研究,而关于不同凝固阶段施加脉冲电流对金属材料夹杂物及基体组织的影响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本论文在303不锈钢的不同凝固阶段施加脉冲电流,借助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化学工作站以及显微硬度计等仪器设备,分析材料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变化,研究脉冲电流处理对303不锈钢夹杂物以及基体组织
新疆红柳沟矿区的西北部发现储量丰富的含钛多金属矿,初步探明矿区为1平方公里左右,仅表层风化层的矿石储量高达1.0亿吨以上。矿物分析发现该矿中主要的物相是SiO2,品位达46.90%,此外其中的Al2O3相的品位为11.60%,Fe2O3相的品位为10.60%,TiO2相的品位是2.0%。可见,该矿属于低品位的劣质钛矿,因此,寻找一种经济合理的处理工艺是实现该类贫杂多金属矿高效清洁利用的关键,针对该
铜铬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以及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等优点,已成为大功率真空高压开关触头材料的首选。目前CuCr合金的工业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粉末冶金法、熔渗法以及真空电弧熔炼法,以上工艺存在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以及成品率低等缺陷。基于此,课题组经过30余年的研究,成功开发基于铝热还原-电磁精炼熔铸-水气复合冷制备均质铜铬合金的第四代技术原型,并成功制备出CuCr25,CuCr40合金。实际研究发现电
鉴于国内炼铁资源条件及钢铁产业发展现状,煤制气-气基竖炉-电炉短流程是我国发展非高炉炼铁的主要方向。发挥国内丰富的非焦煤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国内铁矿资源,改变钢铁生产能源结构,降低钢铁生产能耗及环境负荷,实现废钢资源高效高价值利用。本研究提出了煤制气-气基竖炉-电炉新工艺绿色评价体系。首先建立煤制气-气基竖炉-电炉短流程的工艺模型,阐明其物质走向;其次,采用?评价的方法对工艺的能量利用情况进行评价,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广泛用于便携电子设备以及电动汽车等领域。随着传统能源的匮乏以及环保意识的提高,要求锂离子电池具有高容量、高安全性、寿命长且稳定性好的特点。目前,商业电池常用石墨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比容量仅有372 mAh g-1,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负极材料的研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铁基氧化物具有无毒无污染、成本低廉、资源丰富和理论容量高的优点,但同时存在首次可逆容量损失大,导电性差
目前,由于我国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使得细菌氧化工艺得到广泛应用并成为研究热点。毒砂和黄铁矿均是重要的载金矿物,通过研究毒砂和黄铁矿细菌氧化过程中矿物界面的溶解情况,揭示细菌/矿物界面现象的变化过程,为改进细菌氧化含砷金矿生产工艺提供一定理论参考。本文研究了细菌氧化过程中,毒砂和黄铁矿界面接触角变化、元素价态的改变以及细菌孔蚀程度等界面特征。试验结果表明:有生物膜覆盖的毒砂和黄铁矿界面有较强的亲水
由于图像采集技术的迅速发展,图像及其所携带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其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占用的带宽资源问题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是同时对图像进行压缩和加密。由于图像具有相关性强、数据量大等特点,传统的算法不能满足图像压缩加密的需求。混沌是一种发生于确定性非线性系统的运动,貌似不规则,混沌序列具有初值敏感性、不可预测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图像加密领域。本文基于混沌系统,采用压缩感知技术
在电弧炉冶炼工艺中,高温烟气直接排放会造成大量能量浪费,连续加料电弧炉工艺因其具备连续加料的独特优势,可以利用高温烟气对废钢进行预热;同时,连续加料电弧炉冶炼过程全程封闭,大幅度降低了电弧炉开盖过程烟气对环境的污染。然而实际生产过程中连续加料电弧炉废钢预热系统预热效率较低,尚且未能高效地利用高温烟气的热量。基于此,本文开展了提高连续加料电弧炉废钢预热效率的相关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根据连续加料
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电子产品智能化及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导致了许多电子产品的迅速淘汰,产生了大量的电子废弃物。废弃印刷线路板(Waste Printed Circuit Board,WPCB)是电子废弃物中最具经济价值的部分。WPCB中含有高含量的贱金属及贵金属,然而,其中也包含了许多的有害成分,如重金属、塑料、溴化或氯化阻燃剂等,这些物质如果处理不当,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因此,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