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运动中机体生理节律变化(早上和下午)对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揭示分别在早上和下午运动引起白细胞(WBC)、红细胞(RBC)、淋巴细胞(LY)、血脂等血液指标的差异性变化,探讨在哪个时间运动更有利于身体健康。方法:7名身体健康的男性大学生(平均年龄22±2岁,体重65±6公斤,身高172±3厘米)分别在早晨(5:00)和下午(17:00)进行两次强度相同的运动(心率140次/分)。早晨5:00受试者来到实验室,测量基础心率、血压、体重后运动开始,心率在5分钟内逐渐达到140±2次/min,以此强度持续运动40分钟,运动过程中监测心率和血压变化,运动结束后休息一个小时。分别采集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休息期间血液标本,检测血液白细胞(WBC)、淋巴细胞(LY)、红细胞(RBC)、红细胞比积(HCT)、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肌酸激酶(CK)、血脂和尿常规等,同时测定运动前及运动后体重及尿量的变化情况。一周后下午5:00,所有受试者来到实验室进行第二次实验,实验强度、时间及过程与第一次相同。分别对早晨和下午之间相关指标进行T检验,对运动中、休息期间与运动前水平相关指标方差分析,数据统计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结果:早晨运动导致体重下降比下午明显(早晨:-0.76千克;下午-0.52千克;p<0.05),同时早晨血浆容量也比下午减少明显(早晨:△PV=-6.9%;下午△PV=-6.3%;p<0.05),而尿量下午却比早晨多(早晨:64.29m1;下午94.29m1;p<0.05)。运动前血液白细胞(p<0.01)、淋巴细胞(p<0.01)、红细胞(p<0.01)、血红蛋白(p<0.05)、血小板(p<0.05)、红细胞比积(p<0.05)、肌酸激酶(p<0.05)和胆固醇(p<0.05)早晨与下午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这表明这些指标受到日周期节律影响。运动中血液红细胞、红细胞比积、血红蛋白、白细胞、肌酸激酶和胆固醇明显升高,而红细胞(早晨数值:5.01×10^12个/L(P<0.05);下午数值:4.89×10^12个/L,p<0.05)、红细胞压积(早晨数值:45.7%;下午数值:44.7%,p<0.05)、胆固醇(早晨数值:4.30mmol/l;下午数值:4.04mmol/l, p<0.05)早晨比下午升高的明显,白细胞(早晨数值:7.97×10^9个/L;下午数值:7.47×10^9个/L,p<0.01)、淋巴细胞(早晨数值:2.76×10^9个/L;下午数值:2.68×10^9个/L,p<0.05)下午比早晨升高的明显。运动结束后,早晨白细胞(早晨数值:5.73×10^9个/L;下午数值:9.18×10-9个/L,p<0.01)和淋巴细胞(早晨数值:1.69×10-9个/L;下午数值:2.06×10-9个/L,p<0.05)明显下降,低于运动前水平,而下午白细胞仍高于运动前水平(p<0.01),淋巴细胞基本恢复到运动前水平。结论:1生理节律在运动中对血浆容量和体液产生很大的影响,表现为进行相同强度的运动早上比下午体重减轻得多、血浆容量减少的更明显和尿液的排出量减少,提示早晨运动导致的脱水比下午更严重。2在早晨,运动后白细胞、淋巴细胞出现明显下降现象,并低于运动前水平,出现免疫抑制现象,说明在早晨运动对免疫系统的损害较大。3早晨运动中红细胞数量和红细胞比积的增加更明显说明了早上运动造成血液浓缩现象相比下午更严重,不利于血液流动,影响红细胞对氧的运输效率。4运动导致肌酸激酶的增多早晨比下午更明显,说明在早晨运动更容易导致肌肉损伤。5血液中总胆固醇的变化显示早上运动更容易导致血脂的增高,容易诱发心血管性疾病,尤其有类似疾病的人群更不适合在早上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