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仿真模拟平台的可扩展性与真实性研究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mingji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人员对大规模网络实验平台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由于构建真实网络环境的代价过于巨大,所以网络仿真和模拟平台在网络研究中得到普遍应用。本文研究这两种平台的可扩展性和真实性,使其能更好地适应大规模网络实验的需要。本文以NS2网络仿真平台为基础,设计实现了高速缓存感知调度算法,通过加快仿真速度来提高其计算性能和可扩展性,并详细描述了算法出入队操作的实现。理论分析表明,所设计算法的出入队操作,相比于默认的日历队列算法,加速性能正比于缓存与主存的速度之比。为了直接观测算法的缓存利用效益,本文使用pfmon工具对缓存的命中率进行监测,并通过100个节点的网络仿真实验,证实高速缓存感知算法能够更有效地利用高速缓存,可以使仿真计算最大加速29倍。本文进一步设计了一个集成网络模拟平台。该平台集成了GNS3、Xen和NetEm三个开源软件包,使用Xen、GNS3的虚拟化能力来提高平台的可扩展性,并通过让网络端点运行真实的协议栈、用NetEm模拟网络的链路特性以及引入GNS3模拟真实路由器,来保证该平台在模拟与仿真方面的真实性。本文通过哑铃模型的实验准确地反映了CUBIC和Reno算法的公平性、友好性以及拥塞窗口的增长特性,从而验证了平台的可行性和真实性。
其他文献
自由空间光(Free-space Optical,FSO)通信所具有的通信速率高、发散角小、保密性强等优点,使之成为了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其被《时代》杂志选为21世纪最有应用前景的技术之一
电力通信网是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应运而生的,专门服务于电力系统运行的通信专网。电力通信网是电网二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础是电力通信传输网。作为电力通信网的骨干和主要生产、调度、经营及管理类业务的载体,传输网能否安全、稳定运行与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息息相关,因此对电力通信传输网的可靠性进行研究和分析,对提升电网的可靠性、预防潜在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现有的可
随着社交网络及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个体及社会应用产生的数据呈指数增长,海量数据的存储需求日益强烈。传统的存储模式无法应对海量数据存储需求的容量可扩展性、数据可靠性以及
随着激光技术以及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激光雷达产品在大气探测、环境监测等领域被广泛应用。目前全光纤相干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以其测风精度高、空间分辨率高、激光器功率小、
自从1998年Watts和Strogatz的小世界与1999年Barabási和Albert的无标度网络模型问世以来,人们对复杂网络的理解与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采用复杂网络模型对现实生活中的网
随着智能电网进程的加快,电力通信网络服务面临从SDH技术向IP分组技术的升级。大颗粒、多类型网络业务的出现,迫使以时分复用为核心的电力通信传输网向统计复用进行转变,这就为PTN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通常情况,继电保护和安全稳定控制等电力系统实时性业务采用时分复用技术来构建传输通道,此类业务对时延的要求极高,这对传输通道的可靠性和实时性提出了挑战。PTN承载此类实时性业务需要具备充分的理论支持和
为了改善当前无线频谱利用率低下的现状,人们提出了认知无线电的概念,通过频谱共享的技术,可有效提高无线频谱利用率。快速可靠的频谱感知技术是实现认知无线电的重要前提,因此,本
普遍存在于家庭中的种类繁多的智能设备如:数字电视、智能手机等虽然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方便,但同时也造成了大量存储和计算资源的浪费。因此,构建一个互联互通、信息资源
视频序列图像运动目标检测是计算机视觉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在视频监控、军事侦查、医学图像处理等诸多领域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实际应用。视频图像可以看作随时间变化的静态序列图
人脸识别作为生物特征技术与计算机视觉等交叉学科的研究热点之一,为人工智能、安全监控、人机接口等领域的信息化进程提供了技术支撑,有着深刻的理论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