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新理学的“理”范畴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冯友兰是二十世纪影响很大的哲学史家,哲学家,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博大精深,最突出的是他早期创建的新理学哲学体系。学术界研究他思想的人很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但单独研究他的“理”范畴,从纵向的角度把握其哲学思想理路方面的研究还较少。事实上“理”范畴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一个古老且内涵丰富的概念。程朱把它做为其哲学体系中的最高范畴。冯友兰继承程朱对“理”的探讨,并运用西方的逻辑分析方法对它进行改造,形成了以“理”范畴为核心的新理学形上学。从一定意义上讲,它浓缩了冯友兰的全部哲学思想。但由于冯友兰抽空了“理”范畴丰富的内涵而形式化,逻辑化,具有明显的主知特色,表现出与程朱的“理”众多殊异之处,充分体现了冯友兰新理学的独特性。诚然,由于冯友兰的穷“理”的正的方法具有两方的“主客二分”的思维特征,导致了本体之“理”与穷“理”的方法间存在着内在矛盾,即冯友兰不能把本体论与方法论内在的统一起来。于是,冯友兰又引入负的方法,由“觉解”而达到穷“理”的最终归宿——“天地境界”,接续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精神特质,充分体现了冯友兰哲学思想承旧启新的理论品格,这在中国哲学的未来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其他文献
在世界城市化运动的影响下,当前中国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迅猛发展,城市建设及其研究成为中国现代化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从研究和分析我国城市建设的基本状况出发,以如何使
本文通过对黑格尔、费尔巴哈关于社会发展观的理论透析,阐明了理性社会发展观与感性社会发展观的理论导向的尴尬境遇,进一步确证了作为“时代精神”的马克思社会发展观是历史发
“存在”是海德格尔终生都在探讨的主题。存在之问有其思想的开端,更有其自身的深化,故而构成一条追问的道路。海德格尔把前期的奠基之作《存在与时间》称为“路标”。《存在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以艾比湖湖区为研究对象,利用CBERS-2卫星影像的光谱信息分析了遥感影像提取的各因子与浮游植物实测生物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了相关性显著的遥感因子与浮游植物生物量的线
虽然冠状动脉痉挛的机制了解得很少,但一些研究提示,冠状动脉痉挛与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有关。本文报道一例去神经移植的心脏发生冠状动脉痉挛。病例报告:患者男,43岁。1976
目的分析2004-2013年台前县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和规律,找出发病原因,为今后制定有效的防控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对台前县2004年以来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歧与冲突在西方社会由来已久,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发生的“科玄论战”中“两种文化”的冲突现象也尤为明显。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揭示出近代中
随着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国各地区都开始构建本区域的创新系统,以期望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在构建区域创新系统中过程中,“系统失效”、“系统趋同”等问题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公民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并鼓励晚婚晚育、优生优育。为更有针对性的开展本企业计划生育工作,提高职工避孕节育、生殖健康水平,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