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择凭事范畴的述题化作为研究对象,遵循“从语法意义入手探求语法形式”的研究思路,探讨动词和其从属的语义格的不同配位的生成机制,对现代汉语的动宾搭配作进一步的语义描写和认知上的功能解释。第一章“凭事范畴述题化研究综述”概括已有的研究倾向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总结研究思路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第二章“凭事范畴的分类及问题的提出”将工具格、材料格和方式格归为凭事范畴的根据,建立S1和S2两种配位方式,通过句式转化的不对称提出问题:凭事范畴述题化的语义机制是什么?第三章是工具格的述题化研究。根据动词和工具格的语义隐含关系,对能述题化的工具格作细类的描写和划分。初步建立简单的语义连续统,结合认知图式,用句法手段测试连续统的正确性并进一步修正连续统。连续统反映了范畴之间的模糊性,工具格的述题化根据I、V和P的关系呈现出过渡发展的趋势。工具格语义特征为恒定,主要通过借代的认知模式实现述题化。第四章是材料格的述题化研究。根据材料格的附着、转变成结果、消耗这三个特性进行细类的描写和分析。结合认知图式,用句法手段测试分类的准确度并建立材料格述题化的连续统。材料格的语义特征为非恒定,随着材料格和动词在义位上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述题化的倾向就越强,材料格主要通过动词和相关材料格的语义兼容性实现述题化。第五章是方式格的述题化研究。方式格的语义特征为抽象的凭借,根据动词和方式格的依存关系,分为“运动轨迹”类、“无形性质”类、“有形结果”类、“方式和对象合并”类,结合句式测试并建立语义连续统,发现方式格通过义位相关和借代两种方式实现述题化。方式格述题化模式从义位相关到借代的过渡也是方式宾语向结果宾语的过渡。第六章结合语篇和交际对述题化现象作出语用上的解释。述题化是句末焦点提供新信息,述题化现象反映了言语交际中的高效性,通过隐喻达到交际的“经济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