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城市产业结构重组及其在区域城市体系中的职能演化——绍兴、宁波、舟山案例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z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对于各个国家和区域的城市体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 影响。一方面,全球化导致空间经济结构的转型和世界城市体系的重组,以“产 业链”为特征的空间经济结构正在转变成为以“价值链”为特征的空间经济结构; 另一方面,各国的城市和区域发展越来越纳入全球经济网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的国家竞争已经更多地表现为城市和区域之间的竞争,以国际大都市为核心的城 镇密集区域的国际竞争力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致力于研究全球化对绍兴、宁波、舟山三市的产业结构重组及其城市职 能演化的因果作用机制。本研究将采用因果分析的常规技术路线。首先是分别判 断经济全球化作为成因和案例城市在区域城市体系中的职能演化作为后果的时 空演化模式,然后是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解析两者之间的因果作用机制。 本文首先通过构建经济全球化评价指标,分析各个参数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 和对外贸贸易的演化进程,从而定量判断绍宁舟三市的经济全球化影响,即纳入 “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同时通过与长三角其他城市全球化指数的对比,得到绍 宁舟三个城市在整个长三角城市体系中的位置。其次,通过对绍宁舟产业结构演 化的分析,由此判断其在长三角区域的城市体系演化中的位置。最后,通过绍宁 舟三市的典型产业集群的全球化特征,来证明绍宁舟三市证明如何被纳入全球经 济网络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又如何导致绍宁舟三市的城市经济发展。 最后,文章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以及对未来的展望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价值链,城市体系,产业结构重组,城市职能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简要的回顾了西方和中国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弹性设计的发展脉络,通过对西方弹性设计实例与方法理论的收集整理,及对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体系所蕴含的弹性思想的挖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对于各个国家和区域的城市体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影响。一方面,全球化导致空间经济结构的转型和世界城市体系的重组,以“产业链”为特征的空间经济结构正在
建筑虽然是三度物质空间,但是建筑的自身存在以及人对它的观察、体验,都具有时间因素的作用。一方面,建筑在时间的流淌中其功能、空间、形态和意义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连续性变化
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大多数城市是经由“自上而下”的方式规划建设的。虽然这种途径快速推动了城市的发展,但也缺失了传统“自下而上”方式发展起来的城市所具有的自然
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H.A.Simon将决策分为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的决策问题表现为新颖、无结构、具有不寻常影响的程度,处理这类问题没有现成的程序。在规划决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态住宅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何建立良好的室内风环境及较高标准的室内空气质量环境成为发展我国生态住宅的当务之急。本
本文从几何学分类出发,探讨单曲面这种相对独立的形态如何应用于体育馆的屋盖设计。一方面列举具备单曲面形态的结构类型,从本质——结构受力原理分析形态的成因,归纳各类型的形
学位
本论文的选题是“乡镇形态结构演变系列研究”的一部分,它是针对不同研究对象而独立存在的组成部分。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绝大多数的人口依旧生活在农村。而目前,我国农村村
本文试图探索重拾建筑“场所精神”的问题,即尝试从东西方“数”的观念发展史中所形成的世界观,宇宙观来溯源其各自美学观念以及人文精神的脉络:西方主要是古希腊的科学理性
本文从跨学科的角度,梳理了国内外城市空间分异研究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特别是探讨了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城市化、苏南模式转型背景之下的苏南小城镇空间发展、演化的新特点、新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