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精益视片调控MNU诱导的大鼠感光细胞凋亡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

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letaopangp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以N-甲基-N-亚硝基脲(N-methyl-N-nitrosourea. MNU)诱导的大鼠视网膜感光细胞凋亡模型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补精益视片在感光细胞凋亡过程中信号转导的调控机制及其治疗视网膜退行性病变的作用靶点和分子机理,以具有感光细胞凋亡为共同病理特征的视网膜色素变性为代表性眼病,旨在从不同角度探索补精益视片治疗此类眼病的疗效与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客观依据,同时也为今后研究明目中药防治视网膜变性类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建立MNU诱导的SD大鼠视网膜感光细胞凋亡模型,采用mfERG、组织病理学技术(光、电镜)、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法观察补精益视片干预后模型大鼠在视网膜功能、组织形态、超微结构及感光细胞凋亡的变化:运用免疫组化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探索研究补精益视片干预MNU诱导的模型大鼠视网膜感光细胞凋亡前信号转导活性因子P53、Cyt-C、Apaf-1、 Caspase-9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①造模后24h,模型组mfERG检测结果显示N1波和P1波振幅降低,峰潜时延长,光镜和电镜观察显示视网膜外核层变薄,结构紊乱,核固缩,光感受器外节盘膜结构异常,Tunel法示感光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提示造模成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剂量探索研究提示MNU40mg为最佳造模诱导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造模后10天和14天,各组mfERG检测结果提示维生素A和补精益视片均有恢复模型大鼠视网膜N,波和P,波振幅和峰潜时的作用,补精益视片优于维生素A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形态学观察提示维生素A和补精益视片均有较好的修复损伤组织、保护感光细胞继续凋亡的作用,补精益视片试验组优于维生素A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造模后10天和14天,各组P53、Cyt-C蛋白表达变化及Apaf-1、Caspase-9蛋白表达均较造模前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P53、Cyt-C、Apaf-1、Caspase-9可调控感光细胞凋亡;用药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各蛋白表达均不同程度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精益视片组优于维生素A对照组(P<0.05),提示补精益视片可通过下调感光细胞凋亡前信号转导活性因子蛋白表达抑制感光细胞凋亡。结论:补精益视片可通过下调感光细胞凋亡前信号转导活性因子P53、Cyt-C、Apaf-1、 Caspase-9的蛋白表达以抑制感光细胞凋亡,从而发挥保护视网膜功能、减轻光感受器损伤及防治视网膜变性的作用。
其他文献
提出了将埋入式进气道分为导流段与管道两部分的设计方案,并对此进气道进行了低速Ma=0.37和高速Ma=0.70的风洞试验,结果表明:新的设计方案能提高埋入式进气道的性能,使其σ≥0.94,Δσ<0.01。
现代软件测试研究发现:对于任何一个软件或者系统所进行的测试都应当是结合了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来进行的,只做其中任何一项测试工作都会因为完整性的缺失而无法得到准确的测评
目的:通过观察干眼受试者治疗前后的自觉症状、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荧光素钠染色及干眼仪检查,并测定治疗前后性激素及泪液中相关细胞因子的改变,以评价逍生散颗粒剂的临
本文以艾青的诗歌风格为研究对象,着重从思想主题、审美形态、诗歌体式三个方面分析了其诗歌风格的变化及主要原因。本文认为艾青诗风经历了以下三次转换:第一次发生在40年代
人体蠕形螨是寄生于人体毛囊和皮脂腺的一种永久性寄生螨,主要寄生在人体面部,引起面部蠕形螨病,必须采用相应的除螨措施才能有效治疗面部蠕形螨。本文对目前面部蠕形螨治疗
本文在对高校数字校园及数据标准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信息标准建设的背景、原则及思路,提出了一种信息标准体系架构、分类模型及数据表命名规则,并以内蒙古工业大学为例
“个”形刻划符号广泛见于各地出土的史前新石器时代遗物上,但关于其涵义的释读却是见仁见智。本文从历史文献特别是考古发掘出土的遗迹现象出发,并把颇有代表性的良渚文化作为
本文借助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矿产资源产业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分别分行业、分地区对矿产资源产业科学发展水平进行考察。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经验基础上,构建了矿产资源
作为一种法律规范,军事法及其价值生成于一定社会的军事活动和法治实践;它是军事法内在价值、外显价值和形式价值的统一;是体现和维护国防利益、军事秩序、军人权益、社会正
超声TOFD(time of flight diffraction)检测系统是通过检测入射超声纵波在缺陷端部产生的衍射波信号,并根据其传播时间差进行缺陷定量与定位的方法。TOFD技术具有缺陷检测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