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力图从定性及定量,理论及实际等多个角度对融资租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解析分析。文章主要从理论、实证两个方面来考察两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给出了论文的选题意义、理论背景和现实意义,以及论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介绍了国内外融资租赁理论研究成果以及本文的内容框架。这部分是全文论述的基础,其中融资租赁决策理论的介绍主要是为后面的实证研究做铺垫。
其次,论文对比了国际国内融资租赁的发展。融资租赁50年代起源于美国,并很快就发展到全世界80多个国家。由于融资租赁集融资与融物于一体,兼有融资、投资、贸易、资产管理的功能,在发达国家已成为仅次于银行贷款的第二大融资方式。我国80年代引入融资租赁后,融资租赁对利用外资起到过积极作用,但由于诸多问题,最终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论文从承租方角度出发,探讨企业融资租赁与其四方面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假设。
最后,也是本文的重点内容,为了验证这四个假设,论文选取深圳、上海两地上市公司的四个行业财务数据,包括制造业、信息技术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使用了统计分析法、独立样本T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对结论做了解释,并从税收政策上、信用担保制度上提出一些建议。
总之,本文是对融资租赁理论进行的一项规范研究和应用探索,融资租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是一个拥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但它在我国出现较晚,且一直没有真正发展起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理论研究的不足。一方面,本文填补了这方面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上的空白;更重要的目的则是为企业决策层和经营者提供一种清晰方便、简单明了的应用工具和管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