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耕地的坡度信息获取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hlgh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块的坡度信息是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土壤侵蚀研究、土地资源评价、规划设计等工作需要的重要参数,但常用的关于地块坡度信息的获取方法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针对坡耕地块统计出的单一坡度值丢失了地形特征因素,尤其在地形复杂度较高的山区带缺陷更为明显。 本文探讨坡耕地块坡度信息获取方法,采用水文分析中提取水文特征与最大平面曲率判别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实现地形特征线的提取,以提取出的地形特征线对坡耕地块进行分割,从而得到若干新的坡度、坡向相对均一的坡面图斑单元,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计算每个坡面图斑单元的坡度。原坡耕地块的坡度信息将不再体现为一个简单的坡度值,而是以分割后的坡面图斑单元坡度的组合来表示。作者采用高精度的于1∶1万地形图内插生成的5米、10米、25米和50米空间分辨率DEM数据和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实验数据,运用GIS、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了实践性实验。本方法获取的坡耕地的坡度信息可为农林部门的土地利用工作提供更详尽的参考,比传统的坡耕地块坡度获取的方法更具有实用价值。
其他文献
新课程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在大中小学培育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有较大影响的教书育人的专家,造就一支符合时代要求能发挥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为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材和知识基础。”从以上足以看出党和政府已将教师的职业素质和基础教育
如果说《后赤壁赋》中道士化鹤入梦来是苏轼寻找人生之路的朦胧出口,那么《放鹤亭记》中的“鹤”则体现了他人生理想由模糊而逐渐清晰,由不定而逐渐明朗。在《放鹤亭记》中,通过对异境仙鹤的描写,触物感兴,把久远的历史故事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描绘了一幅与世无争、自得其乐的美丽图画,流露出一丝“清远闲放”的归隐思想。可以说“鹤”是苏轼的化身,是苏轼人生姿态的见证。  一、摹鹤之形,形显而神隐  文章的第一部分极
东北地区作为典型的老工业基地,众多资源型城市集聚,资源型城市类型全、比重大,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要区域。经过几十年的大规模开采,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普遍面临资源
本文研究了国内外有关土地评价的发展过程与动态,结合广东省农用地分等工作实践,论述了广东省县级分等、市级汇总、省级汇总的技术路线与技术方法,提出了县级农用地分等关键技术
  本文从人口密度、建设用地、绿地、水资源、经济发展目标、劳动力就业方面,对深圳市承载能力进行预测,得出深圳市2020年的合理承载的人口数量为1088.68万人。提高承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