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北地区春季地表感热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entWoolf_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NDVI遥感资料结合地面气象资料,通过CH-NDVI参数化方案估算西北地区春季地表感热。由于遥感资料的高分辨率,本文将气象要素与海拔高度拟合,计算对应点上的地气温差及空气密度,地面风速通过克里金插值办法得到,进而得到西北地区沙漠、戈壁下垫面区域的春季地表感热,对拟合得到的感热与站点上地表感热进行比较,分析其异同。接着以西北地区站点的地表感热为研究,分析春季感热气候特征,并通过分析该地区气象要素的气候特征及其与感热的关系以及气象要素的变化对感热变化的贡献情况,研究西北地区春季感热变化的气象影响因子,最后分析春季感热异常年对应的大气环流及海温的变化,探索感热变化的外界影响因子。以期为气候预测研究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根据。主要结论如下:   ⑴绿洲和戈壁下垫面上CH值具有显著季节及年变化,沙漠上CH值的季节及年变化很小。近25年春季绿洲下垫面CH值在2.48×10-3~3.14×10-3之间;戈壁下垫面CH值在1.88×10-3~2.00×10-3之间;沙漠下垫面CH值的年际变化不显著,值在3.4×10-3左右。   ⑵拟合得到的地表感热与未拟合得到的感热,在分布形势及变化趋势上基本一致,即1980年代~1990年代末期感热呈减小趋势,2000~2006年感热呈增大趋势,拟合值略大于站点平均感热。   ⑶西北大部分地区春季地表感热为正值,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差异,感热的强度及变化情况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内蒙古的西部和新疆的东部至青海的西北部有较强感热输送,陕北高原和陇中高原地区感热输送较小。近25年春季感热减弱的区域在新疆西北部、哈顺戈壁至库姆塔格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东北部至柴达木盆地、腾格里沙漠至库布齐沙漠地区;感热增强的区域在北塔山至吐鲁番区域、南疆西部、北山至祁连山、宁夏至甘肃榆中一带。   ⑷气象要素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影响地表感热变化。西北地区降水量与感热呈负相关关系,日照时数与地表感热总体呈正相关,相对湿度与感热大体呈负相关。南疆、准噶尔盆地的西北部、北山、陇中高原、库不齐沙漠至腾格里沙漠附近的地表感热变化主要以地面风速影响;新疆的北部、中央戈壁、宁夏北部及南部地区、甘肃的北部的地表感热主要以地气温差影响;准噶尔盆地、天山附近、柴达木盆地的东部、河西走廊至陕北高原一带,南疆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的地气温差和地面风速对地表感热的影响同等重要。西北地区春季地表感热的年代际变化及突变情况与前冬季风速的变化特征基本一致。   ⑸西北地区春季感热异常年,大气环流及海温出现显著变化。我国西北地区上空位势高度偏高(低),东亚大槽加强(减弱),东亚中高纬度经向度加大(减小),西北地区上空的温度场偏低(高),偏东北风(西风)距平气流异常,利(不利)于北方干冷气流向西北地区输送,中国东部偏北(南)风气流异常,不(有)利于海上水汽向北输送,西北地区上空出现下沉(上升)气流距平异常,不(有)利于该地区的春季降水,从而使该地区地表感热增强(减弱)。春季感热与前冬季及同期的西北太平洋海温存在负相关,西北太平洋海温偏低(高),海水的蒸发较小(大),不(有)利于洋面上的水汽向陆地输送,我国西北地区东部及华北降水偏少(多),使得西北地区感热偏强(弱)。
其他文献
利用1960-2009年南通地区8个站点(海安、如皋、南通、如东、通州、海门、吕泗、启东)的台站观测资料,对温度、降水量、相对湿度、平均风速的季节、年际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
俞秀松是上海建党建团英才中杰出的一员。他在上海参加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协助陈独秀创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创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负责外国语学社培养干部,积极参加工人运动
卫星云导风资料具有覆盖范围广、时空密度大等显著优点,因此,它能为天气分析和数值预报提供大量有用的资料。如何有效应用FY-2E云导风来改善数值预报模式的初始场和提高其预
玫瑰香葡萄属欧亚种,果穗圆锥形,平均穗重350g,果肉较脆,味酸甜,有浓郁的玫瑰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19%,品质上等。设施促成栽培可人为地提早葡萄成熟期,调节市场,增加经
重大事件发生时,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的现场提问是一个媒体体现自身实力、提升传播能力和扩大自身影响力的重要机会。在2014年的全国“两会”报道中,中国教育电视台(后文
全球融合发展势头正猛,资本的融合、产业的融合、技术的融合、市场的融合,给传播业融合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既是重要机遇,也是紧迫任务。
数据来源:北京美兰德媒体传播策略咨询有限公司(CMMR)中国电视网络传播监测与研究系统的信息源来自互联网上主流的门户类、传媒类、社区类、博客类、论坛类、微博类、社交类
极端气候事件是近年来气候变化的热点研究内容。其中对造成全球重大经济损失的干旱自然灾害研究,吸引了学术界和社会的持续关注。本研究针对“区域气象干旱监测”这一重大科
本文采用1951-2010年753站逐日观测数据,分析了中国气象台站的迁移状况,采用t检验方法分析迁移前后年平均温度变化的特点,利用标准正态检验(standard normal homogeneity tes
本文运用不同复杂程度的数值模式,并结合多套再分析资料,对ENSO期间热带各洋盆海温(SST)协同影响北半球冬季平流层环流的事实和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数值模拟研究。本文首先评估了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