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当代诗歌间接回指的认知对比研究——以《大海的第三岸》为例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8842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各国的语言学家对回指一直不断地深入研究,近代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也非回指莫属,回指是存在于世界语言中一种普遍的表达。伴随人们对回指研究的深入,都认为回指是一种任何语言都拥有的语法手段,英语和汉语也不列外。当今语言学发展的趋势是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回指现象,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认为转喻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修辞手段,而更是建立在人们日常经验之上的一种思维方式。在认知语言学家转喻思维的启示下,本文借助转喻思维和认知参照点来构建认知参照点模型,解释语篇回指现象。  直接回指一直是语言学家研究的重点,随后他们才开始对间接回指进行探索,研究成果较直接回指较少。同时研究回指选取的语料都一般是故事、叙述文、或者议论文,对于诗歌回指研究的较少,因为由于诗歌韵律、字数、格式等限制,往往会破坏回指的形成,但是诗歌又是文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因此,对于当代诗歌中间接回指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本文选择当代诗歌中的间接回指为研究对象,对于传统间接回指在体裁上有所拓展,有利于间接回指更为全面的研究。  诗歌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它的语言往往会违反人们常规的表达方式,因此,适用于篇章回指的理论就不能完全地解释诗歌中的回指。鉴于此,本文选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转喻观,通过横向对比同时代英汉诗歌中间接回指分布的异同以及其翻译过程中策略使用的差异,从大脑深层的认知机制来解释当代诗歌中的间接回指现象,与基于概念联通的回指释义机制不谋而合。参照前人在各领域对回指的研究,作者借助认知参照点模式来对比研究英汉当代诗歌中间接回指,并整合回指、认知、对比、例证四大要素,旨在对间接回指进行详尽、系统地探究,同时有助于读者提高诗歌、翻译和写作水平。
其他文献
学生体验学习是一种现代教学的模式与观点。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体验为主,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主意识与积极性。小学的英语体验教学,是可以通过巧妙地设计环境,融入游
设备传动轴轴封要求使用方便,运行期长,密封可靠。目前可供选择的轴封有填料密封、唇形、迷宫密封及机械密封等形式。填料密封、油封虽然结构简单,更换方便,但因密封性能差,
在外界的印象中,侗族是一个有集体意识、和谐知礼的民族。侗族在儿童养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中完成了对个体的文化传承和人格塑造,塑造了温和、乐安天命的性格特质。  本
在生物教学当中,为了进一步地培养学生在日常学习当中的综合素质以及出现问题时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在教学模式上就应该采取合理科学的教学方式
学位
政治与语言密切相关。进一步可以理解为政府话语的中政治隐喻与人们对世界事物的认知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本文选取了中美两国领导人连续五年(2012年-2016年)的政府话语
现在国内外各种网盘、云存储等产品越来越多,如果能将它们整合在一起使用那就帅呆了!使用AsLocal网盘管理专家可以非常方便地将国内主流的网盘(如百度网盘/华为网盘等)变成“我的电脑”里面一个文件夹统一管理,操作起来跟自己电脑一样,非常的方便。但是如果你常用的是国外的网盘如 Dropbox、SkyDrive、Google Drive、SugarSync、Box等,那又该怎样统一操作管理文件呢?Car
期刊
结果补语是外国留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这是因为它本身具有独特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而现有的研究成果还不能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特别是动结式结果补语。留学生习得结果补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结构助词是汉语语法研究的重要部分。关于结构助词的特点、功能、使用规律等问题学者们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针对对外汉语结构助词的教学研究还不够完善,关于第二语言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