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与目的疼痛通常是由于各种伤害性刺激所引发,如各种物理性及化学性因素均可成为伤害性刺激而导致疼痛的发生。在组织细胞损伤或炎症状态下,相关细胞因子及活性物质释放增多,如白介素1(IL-1)、钾离子、5-羟色胺、乙酰胆碱、缓激肽、组胺等等,通过作用于伤害性感受器而激发疼痛反应。作为伤害性感受器,在全身皮肤及各类组织中分化程度最低的游离神经末梢能将各种形式的伤害性刺激转换成一定编码型式的神经冲动,沿着慢传导的直径较细的有髓鞘(Aδ纤维)和最细的无髓鞘传入神经纤维(C纤维),经背根神经节传到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