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视谈话节目是一种以日常谈话方式进行的节目。其表现形式简单,有主持人,嘉宾作为主讲,现场观众也可参与。涉及话题如社会、政治、情感、人生等即不乏时尚,又深入人心,因此,这类谈话节目几乎是遍地开花,风靡全球。该类节目形式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并被西方电视界命名为Talk Show,中文被巧妙地译成“脱口秀”。“脱口秀”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如今已成为主要美国电视节目的类型之一,收视率居高不下,深受欢迎。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兴起虽起步较晚,但伴随着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不断发展,该类节目也在不断摸索中逐步走向成熟。我国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在向外国优秀节目借鉴与学习的同时,结合我国的文化背景与观众的品味,充分发挥了主持人自身的特色,展示了东方特有的风采。本文选择了美国著名脱口秀节目《奥普拉·温弗瑞秀》与中国香港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两档最优秀的电视谈话节目为语料,针对本课题的研究需要,借助于因特网的便利条件,笔者筛选出相应的语料片段并按照会话符号转写系统对相关语料进行了转写。本文以美国社会学家Harvey Sacks,Emanuel Schegloff和Gail Jefferson提出的会话分析与文化语境等跨文化交际学理论为基础,从共性与个性两个方面对两档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言语艺术进行了对比分析。文章的研究主旨:第一,剖析主持人言语的局部会话结构。主要通过会话分析理论中的话轮转换系统、相邻对和修正机制分析奥普拉与陈鲁豫会话技巧的相似性。第二,在中美不同的文化语境制约下,对比分析奥普拉与陈鲁豫两位主持人的话题选择、主持风格及语用策略的差异性。本项研究试图以会话分析理论为基础全面剖析东西方脱口秀节目主持人的言语特征,从中发现异同点,以期对我国电视谈话节目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使我国谈话类节目更富个性化与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