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为课程教学提供蓝本的教材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辅助文的增加便是这次教材改革的最大亮点,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以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文化生活》为例,分类对教材中的辅助文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辅助文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本课题研究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对教材中辅助文的涵义进行了鉴定。本课题中的辅助文是指《文化生活》教材中除正文之外,对正文起补充、说明作用的部分,包括教材中所有用蓝色虚线框框起来的案例与活动、“专家点评”、“相关链接”、“文化名人”、“名人名言”和每个单元后的“综合探究”。在此基础上本课题研究阐述了教材中设置辅助文的必要性。第二部分是对《文化生活》教材中辅助文的类型分析。笔者将教材中辅助文分为三类进行研究,每种类型的特点和功能不同。设问类辅助文具有导入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等功能;知识类辅助文有注释功能、拓展性功能及形象化功能;实践探究类辅助文的功能主要在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三部分是《文化生活》教材中辅助文在教学运用中的现状分析。笔者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当前辅助文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被普遍使用,但还存在着下列问题:一是部分辅助文与学生生活联系不紧密;二是部分辅助文缺乏时代感,不新颖;三是部分辅助文可操作性弱,活动多流于形式;四是在实际教学中辅助文普遍不被重视。第四部分是《文化生活》教材中中各类辅助文的运用建议。笔者通过前面对教材中辅助文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辅助文在实际教学运用中的几点建议:一是辅助文的运用应体现生活化;二是辅助文的运用应突出时代特色;三是辅助文的运用应提升重视程度;四是辅助文的运用应加强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