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ur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4月25日我国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以后,中央银行执行7.5%的存款准备金率,与此同时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开始进入一个快速的增长时期,大量外汇储备、投资过热、资产价格不断上涨最主要的原因都归结于持续的贸易顺差。2008年的金融危机、2010年的物价的飞涨给我国宏观经济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为对冲流动性过剩、防止投资过热、稳定物价,央行不断使用存款准备金这一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给量。尤其随着2006年之后,史无前例的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率,其中2007年和2008年都分别使用10次;2010年调整6次,2011年调整了7次。2011年6月20日存款准备金率也达到历史新高21.5%,2011年12月5日下调0.5个百分点。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号称“货币政策的猛药”的存款准备金政策是否应该使用,在货币政策中的作用以及对银行流动性的影响褒贬不一。本文全面地针对存款准备金政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系统地分析,主要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研究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影响分析。宏观角度采用马歇尔K值、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超额货币增长率三个指标来分析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我们可以得出:存款准备金率在我国经济运行中的负面作用被削弱,在影响我国流动性的作用是相对有效的。微观角度分析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采用存贷比和资产负债结构两个指标:存贷比用描述统计和协整检验的方法来分析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我们可以得出:存款准备金率对存贷比较高的中小型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影响较大,对存贷比较低的大型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较弱;存贷比和存款准备金率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资产负债结构采用描述统计和行为金融学的单期的局部均衡模型来分析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我们可以得出:存款准备金率对资产负债结构优化的商业银行影响比较小,对于资产负债结构差的商业银行影响比较大。并针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现状以及存款准备率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其他文献
有关谢林哲学的争论在西方哲学史中一直以来都有所目睹。并且,对其哲学多半为批判与否定。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谢林哲学确为德国古典哲学发展的重要环节,亦不可轻视的是在其纷繁复
随着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教育支出已然占据了人们家庭消费中的绝对比例,而受教育者权益屡屡遭受侵害却得不到有力保护,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受教育者权益保护机制势在必行。文章
我国的证券市场是一个新兴的市场,在许多方面尚未成熟。目前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过度投机性,而其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大多数机构投资者和众多中小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将行为金融学
细胞自噬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内的一种降解途径,在机体发育过程中、在生理和病理状况下都起重要作用。近年,自噬成为热点研究领域,但少有论文深入分析不同检测方法得来的数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 :政府在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局限性、公众参与度有待提高、网络技术本身的局限性等 ,本文针对
政府信任关系作为公众对政府各构成要素、环节及结果的合理预期以及政府的回应 ,既有行政文化的特征 ,又具有伦理关系的实质。我国政府信任关系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 ,需要自觉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neonatal pneumonia,NP)的临床表现及X线特征,以提高对NP的临床认识。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确诊为NP的新生儿73例,均经X线检查,回顾性
采用对照试验及正交试验对可可奶稳定剂进行筛选,试验表明:CMC-Na、卡拉胶组合对可可奶中存在的沉淀、分层现象有良好改观。最佳配比为:CMC-Na0.3%、卡拉胶0.05%、乳化剂0.1%
随着世界范围内产业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全球化的逐步推进,服务贸易成为继商品贸易和FDI之外的一种重要的国际经济活动,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正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而旅游服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问题日渐突现。而在社会的转型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背景下,如何养老,如何在新的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养老,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在社会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