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下半叶东非难民成因的多维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mo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及难民,浮现在我们脑海中的往往是这样一个场景:许多衣衫褴褛、面带愁容的人们拖儿带女,手提肩扛一些破破烂烂的生活必需品,摩肩接踵地向着一个前途未卜的目标跋涉前进。他们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在绝大部分时间里体验着食不果腹、居无定所的困苦生活。理论上讲,他们应当享有其他人所享有的一切,然而,现实中的他们却由于种种外在的原因,不得不踏上背井离乡、颠沛流离的逃亡之路。面对这样一个群体,除了同情之外,我们更应当寻求产生难民的各种因素,进而寻求积极的解决对策,以杜绝此类现象的重现。因此,本文以二十世纪下半叶的东非难民为论述对象,对该时空的难民成因进行重点分析,并相应地对难民问题的表现和解决措施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难民是一个历史现象,早在16世纪末期就已经出现。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使得难民大量产生,难民问题变得日益严重。在东非大陆,难民的大量出现是在20世纪下半叶,也就是在东非各个国家相继赢得政治独立以后,难民问题在东非才逐渐凸现。 20世纪下半叶东非大陆难民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直接原因看,主要是战争的发生、生态环境的被破坏和饥荒的大面积出现。赢得政治独立以后的东非各国,并没有实现国家政局的长治久安,恰恰相反,时常发生的战争成了东非各国在这个时期吸引世人目光的“焦点”,它既包括国家内部不同派别、不同利益集团间的战争,也包括国家间因各种原因(如东非各国广泛存在的边界问题)而导致的战争。这些激烈的战争在东非大陆上制造了大量的战争难民。这是产生难民的一个很主要原因。此外,生态环境的被严重破坏同样是制造难民的一个原因。在东非大陆,森林资源不断减少、水资源日益短缺、土地资源也在趋于恶化,尤其是非洲之角地区,这种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更为严重。东非大陆上制造难民的第三个直接原因则是大面积饥荒的出现。在20世纪的70、80年代,饥荒不仅时常在东非大陆发生,而且破坏性相当严重。除了造成大量的饥民死亡外,更制造了数量惊人的饥荒难民。 间接原因主要是东非国家内政、外交政策的不当和外部力量的干预,包括东非国家经济的缓慢发展、国内政局的动荡不安、外交关系的紧张、人口的迅猛增长和外来干涉五个方面。具体而言,20世纪下半叶的东非国家,在处理国内问题和对外交往方面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失误。在经济政策上,各国在独立之初都采取了工业化发展战略,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业生产重视不够,带来了无法弥补的恶果。生态环境的恶化和70、80年代出现的大面积饥荒便是明显的佐证。在政治上,各国的政体在20世纪下半叶都有反复,从独立之初的多党制到70年代初的一党制,再到90年代初的多党制,政体上的每一次转变多是通过军事政变的手段实现的,所以这种反复使得国内政局动荡不安;此外,由于长期受到西方殖民列强的统治,同时由于东非各国内部的部族矛盾比较尖锐,各独立国家的领导人在如何解决国内矛盾方面,缺乏有效的政策,经常依赖某一部族的力量来削弱、打击其它部族的力量,这样的统治政策显然不是长久之计。与国内政局的动荡不安相对应,外交关系也趋向紧张,特别是在面临有关历史遗留问题方面,相关各方往往无视已达成的协议,不断挑起争端。如在东非各国广泛存在的边界争端。此外,东非各国在人口问题上重视不够,并没有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应对迅速增长的人口所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人口的迅速增加,在东非各国成了经济发展的阻碍力量。在制造难民的众多间接原因中,外来力量的干预是不容忽视的。20世纪下半叶,正是美国和苏联冷战时期,双方对于东非大陆尤其是非洲之角地区的争夺很激烈,两国分别向该地区的不同国家投入了大量的军事和经济“支援”。从一定意义上讲,20世纪下半叶在非洲之角发生的战争,就是美苏两国之间力量的角逐。 难民的出现必然会带来各种问题。政治上,如难民接收国对于涌入难民所采取的解决措施,会影响到与难民来源国的关系;经济上,难民从一个地区进入另一个地区,会影响到迁出地的经济发展,也会影响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社会上,难民的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等问题都是十分棘手的;心理上,由于难民的经历与一般人的经历不同,因而会在他们的心理中产生许多不适。如此众多的问题,都应当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 为了实现难民问题的彻底解决,使难民不再重新成为难民,必须标本兼治,在妥善安置已有难民的基础上,千方百计从根本上杜绝难民的再造,这是彻底解决难民问题的万全之策。
其他文献
20世纪80年代,美国企业在和日本等国家的企业在竞争中陷入困境,无奈之际发现问题并非员工不努力,而是流程的架构有问题,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重新设计流程,从而加快企业对市
弱势群体是一个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分布广泛的群体,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处于弱势地位的人群。弱势群体的出现有生理和社会两方面的原因。解决好弱势群体的问题,不仅有助
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在我国历来是专家和学者争论的一个问题。今天师范教育的结构调整和逐步开放,使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此时提出更具现实意义。 综合性
近代哲学家冯友兰在继承宋明理学的同时,也把中庸纳入了自己的视野,形成了“极高明而道中庸”的核心体系,从而使中庸思想在近代中国得到了新的提示。 在对中庸的理解和诠释中
<正>"救市"资金入场后,在买入标的选择和具体操盘方面所潜藏的"道德风险"问题,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一方面,本次"救市"进程中证金公司直接买入的对象并非整个市场,而集中在
本文在深入研究国内外业务流程再造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煤炭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论述了煤炭企业实施流程再造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指出了我国煤炭企业摆脱经济恶性循环的根本方式
本文以草坪杂草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江苏省及南京市草坪杂草的分布规律、群落特征,几种草坪恶性杂草的出苗规律及其防除措施,探讨了气象因子对草坪杂草出苗的影响,明确了合理控
“奴役”是中国几千年来一直存在的黑暗现象,“奴性”则是国民性中根深蒂固的顽疾。因此,“反抗奴役”便成了上世纪启蒙时代的一个重要的文学命题。但是由于历史的和政治的原因
选取对隧道稳定性影响较大的病害之一——空洞作为分析对象,基于辽宁海棠山隧道衬砌后空洞对结构安全影响的模型试验,利用岩土隧道分析有限元软件MIDAS(GTS)进行数值分析,研
<正> 《元素医学》系列讲座之三铜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它是人体中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参与人体的造血过程及铁的代射,影响生殖机能和生长发育、防御机能、精神智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