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教师远程社区”中学习者学习行为研究——以《信息技术能力》课程为例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b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教育为教师培训提供了更省时省力的学习机会。文章从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出发,以教师远程学习社区中的学习行为作为抓手点,从不同层次不同维度来研究在虚拟学习社区中的受训教师学习行为,希望通过研究对今后开展教师培训能提供一个行之有效的参考价值。  根据教师培训主体的学习特性,笔者从成人学习理论出发,以群体动力学理论为指导,对“国培计划-教师远程社区”中学习者学习行为进行研究。由于“国培计划-教师远程社区”是虚拟学习社区的一种形式,因此主要分析了虚拟学习社区和网络学习行为两方面的文献,论述了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行为的相关研究,提出本文的基本研究点。  本文依据西北师范大学“国培计划”虚拟学习社区为平台,通过对参与“国培计划(2013)”信息技术能力课程的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数据收集、统计并归类分析,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学习者学习行为进行编码处理,探索受训教师群体特性。分析影响虚拟学习社区中受训教师的主要因素,并对各影响因素从不同纬度建立分析机制。运用调查法,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影响学习者学习行为的主要因素进行相关分析,以此验证并补充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学习行为主体差异性的原因。经过研究得出结论:(1)学习者能够完成课程目标,但是认知层次低;(2)学习者积极性不高,缺乏自我约束力;(3)学习者的认知层次属于阶梯递进型,群体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4)学习者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交互不是特别充分,缺乏有效引导;(5)不同性别的学习者在学习行为上表现出差异性,女性比男性更积极、更有耐心;(6)年龄、教龄高的学习者,对课程学习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性;(7)培训目的明确的学习者,通过课程学习达到的认知层次更高;(8)课程评价反馈不及时,缺乏专家有效指导。根据研究结论针对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教师培训或者类似培训能够得到更好的培训效果提出了相关对策,对策包括: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者逐步自觉学习;创建协同学习机制,促进学习者整体发展;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引导作用;加强评价反馈作用;优化虚拟学习社区学习环境。
其他文献
在网络教育已初具体系的今天,我们所关注的问题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如何建立一个功能完善的远程教育站点已经转变为如何保证一个远程教育站点的质量和效果。我们的研究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也是学校伦理组织中最经常、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如何认识和把握师生关系的本质与特性,历来是中外教育家着力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试
学校体育是人才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如何更加有效利用校内体育竞赛,对参与者进行综合素质培养,是高校体育进行素质教育中所研究的又一重大课题.在传统教育思想的框架下,人们
现代社会需要现代师德,本文主要着力于对现代师德的构建。首先,本文对师德的涵义作了探析:师德是一种特殊的角色道德,超越了一般的职业道德。其次,本文从历史发展角度对古今中外各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信息技术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障,随着《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的颁布与实施,利用计算机模拟的虚拟实验成为当前研究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较2015年底提升了2.9个百分点;其中学生群体网民的占比最高,为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