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学参数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相关性探索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z8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课题通过回顾性观察性研究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急诊行有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患者的病例资料,获得入院时血液学相关参数;记录住院期间以下不良事件:死亡,心室节律紊乱,心力衰竭,再梗死和脑血管意外。评估血液学参数作为STEMI患者行PCI手术术后院内发生不良结局预测因素的准确性。研究方法连续收集2020年2月至2021年8月期间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胸痛中心并确诊为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AMI)接受急诊PCI术的患者。临床设计:通过我院急诊内科电子病历系统、大数据搜索引擎等工具进行病例数据收集。将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MACE)分为死亡和并发症两部分进行分析探讨。第一部分探讨血液学参数与院内死亡率之间相关性;第二部分探讨血液学参数与院内主要并发症(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室性心律失常,再发心脑缺血事件)之间相关性。使用适用于Windows的IBM SPSS统计软件25.0版(SPSS Inc.,Chicago,IL)对所得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建立了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液学参数[曲线下面积(AUC)]计算它们在预测MACE即入院后死亡率及院内并发症的有效性,以最合适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记录强预测参数的截止值。研究结果一共纳入552名符合要求的PCI术后STEMI患者。所研究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5.46±?13.88。在纳入患者中,68%(n?=375)为男性,32%(n?=177)为女性。47名患者(8.45%)在住院期间死亡,148名患者(26.6%)在住院期间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一)血液学参数作为PCI术后住院期间死亡率的预测因素医院死亡率的预测因子如下:WBC(AUC 0.867,95%CI 0.807-0.927,p<0.001)WBC的临界值15.36×109/L在识别有死亡风险的患者方面具有93.4%的敏感性和60.1%的特异性。NEU(AUC 0.839,95%CI0.777-0.902,p<0.001)截断值高于12.62×109/L预测死亡率的敏感性为85%,特异性为59.2%。NLR的AUC为0.677,95%CI 0.575-0.799,(p=0.002)和RDW的AUC为0.691,95%CI 0.656-0.724,(p=0.001),预测能力较差。AIP[AUC为0.760,95%CI 0.680-0.840,(p<0.001)],截止值为2.03,检测高危患者死亡风险的敏感性为79.1%,特异性为66.7%。PT的判别力更好(AUC 0.928,95%CI 0.873-0.983,p<0.001)。PT的截止值14.92 s在检测死亡风险较高的患者时的敏感性为89%,特异性为78%。(二)血液学参数作为院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因素WBC(AUC 0.784,95%CI 0.684-0.805,p<0.001)和NEU(AUC 0.758,95%CI 0.704-0.786,p<0.001)是预测ACS患者发生心室节律紊乱的敏感指标。WBC的临界值15.34×10^9/L可以指示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敏感性为88.7%,特异性为61.6%。NEU值超过11.84×10^9/L与心室节律紊乱相关,敏感性为76.11%,特异性为63.25%。RDW(AUC 0.733 95%CI 0.701-0.789 p<0.001)也具有检测心室节律紊乱的辨别力。RDW>13.25%的临界值,可以识别室性心律失常风险,敏感性为78.7%,特异性为61.5%。此外,即使经过多变量回归分析,RDW也是STEMI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预测因子(HR=1.33,95%CI1.142-1.644,p=0.029)。WBC(AUC 0.704,95%CI 0.623-0.784,p=0.003)、NEU(AUC 0.658,95%CI 0.562-0.754,p<0.001)和HGB(AUC 0.701,95%CI0.628-0.773,p=0.001)对心力衰竭检测具有辨别力。NLR、RDW对顽固性心力衰竭预测价值较差。另外预测并发症参数为AIP(AUC 0.761,95%CI0.678-0.843,p<0.001),截止值为2.65s(敏感性72.4%,特异性64.3%)。PT对并发症的判别价值较低(AUC 0.651,0.582-0.763,p<0.001)。在预测精度方面,参数之间没有统计学上的显着差异。结论WBC、NEU、AIP和PT具有灵敏的预测STMEI患者PCI术后院内死亡风险。WBC RDW和AIP也具有并发症预测的准确性,PT对并发症的判别价值较低。WBC和HGB具有良好的预测患者心力衰竭的能力。WBC和NEU是心室节律紊乱的良好预测因子。血液学参数有助于STEMI患者的院内发生MACE风险分层。
其他文献
与传统的光谱监测光纤传感器相比,光纤散斑传感器具有成本优势。相比于传统的基于电磁的形变传感器,光纤具有体积小、易集成、抗电磁干扰、抗辐射、耐压、耐腐蚀等优点,是实现传感的理想材料。由于多模光纤中存在大量并行模式,这些模式发生耦合、色散、衰减等,最终在光纤末端形成明暗相间的散斑场。光纤散斑传感器利用散斑信息的变化,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解调出光纤自身发生的变化,传递外界信号,从而实现传感功能。本文基于
学位
锥形光纤生物传感器具有的高灵敏度及高选择性使其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检验、疾病预防、环境分析等众多领域。锥形微纳光纤相比与其它光纤具有大的倏逝场的特性,光可以与外界直接进行相互作用,展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S锥形微纳光纤生物传感器用于对人Ig G生物分子的测量以及基于色散转折点的具有超高灵敏度的锥形光纤折射率传感器。提出了一种基于S锥形微纳光纤的温度不敏感高灵敏度的无标记生物传感器。利用
学位
研究背景近红外光谱(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rSO2)监测对脑组织氧饱和度进行监测的新兴方法,该方法的最大的优点在于可持续监测rSO2,并且灵敏度较高,不受温度或脉搏搏动等因素的影响。该项技术在新生儿科、心脏外科、麻醉科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非心脏手术后心肌损伤(myo
学位
目的越来越多老年患者需要进行胃肠道肿瘤手术,术后谵妄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老年患者全麻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可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已有研究指出患者术中血压变异性与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本研究拟通过研究老年患者术前收缩压变异性对老年患者的影响,为老年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围术期管理提供参考,以减少患者术后谵妄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方法根据纳排标准选取我院择期胃肠道肿瘤根治术的老年患者150例,术
学位
精密仪器的表面的凹凸程度的测量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步骤。目前主流的测量方式是使用移相干涉技术来进行测量,移相干涉技术中利用光源照在待测平面上形成干涉图,再提取干涉图中隐藏的相位信息,根据这些相位信息就可以计算出待测表面的凹凸程度。相比于机械测量,移相干涉技术由于使用光源来进行测量,没有与待测表面直接接触,所以对待测表面没有损伤,并且具有检测速度快和精度高等优点。因为移相干涉技术中最重要的
学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替罗非班用于高危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患者中的疗效对比。方法:随机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内科2019.09-2020.11月收治发病时间24小时内的高危NSTEMI患者:1.经临床诊断、心电图检查及心肌梗死标志物,证实为NSTEMI,与国际临床诊断标准相符;2.纳入此次试验的患者知晓本治疗方案,且自愿签订同意书,并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本研究。共入
学位
目的观察术中输注碳酸氢钠林格氏液(Bicarbonate ringer’s solution,BRS)与乳酸钠林格氏液(Sodium lactate ringer’s solution,LR)对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患者术中乳酸(Lactic acid,Lac)浓度和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患者60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40~65岁,体质指数(Body mas
学位
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Passively Mode-Locked Fiber Lasers,PMLFL)容易输出功率较大、脉宽较窄、稳定性较高的超短激光,近年来成为研究人员的目光落点。目前主要通过将自然可饱和吸收体(Saturable Absorber,SA)或者等效SA加入激光腔中来实现输出超短锁模脉冲的目的。此外,PMLFL是极为复杂的耗散非线性系统,是研究脉冲动力学的极好平台,研究其动力学对于
学位
目的:本研究拟以老年胃肠肿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老年胃肠肿瘤根治手术患者术前衰弱状况,明确衰弱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同时筛选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探讨术前衰弱对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1年1月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胃肠肿瘤根治手术的老年患者567例,男性416例,女性151例,年龄≥65岁,ASA分级I-V级。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相关临床指标等围
学位
随着光电子集成芯片的应用逐渐从长距离相干光收发、短距离数据通信等场景延伸到量子信息、光计算等新兴应用领域,片上光学信息处理系统展现出大通量、高并行等明显优势。片上光学系统日益复杂化、功能日益多元化,使得光子元器件的集成规模呈指数增长,目前已经突破单片一万个光子元器件。因此,片上光波导的信息处理能力面临数据容量和高密度布线两方面的挑战,亟需发展多路复用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多路复用光处理技术,片上模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