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粒黑粉病病原生物学特性及病害药剂防治研究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aceturt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粒黑粉病是由稻尾孢黑粉菌属稻粒黑粉菌(Neovossia florrida)引起的一种杂交稻制种上的常见病害。长期以来,稻粒黑粉病在常规稻上危害不重,专门的防治研究很少。但随着杂交水稻的推广,此病已经发展成为杂交制种上的一种重要病害,严重影响到杂交制种的产量和质量,阻碍着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迄今为止,防治上尚未找到能完全有效控制病害的施药方法和剂型。本文通过对稻粒黑粉病病原生物学特性、防治药剂筛选和水面扩散剂的初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病原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病菌冬孢子的萌发相当不整齐,持续期长达60d以上;并发现极少数孢子不需要休眠即可萌发。2、通过田间试验,筛选出了既能有效抑制病原菌侵染又对结实率影响小的三唑类杀菌剂:30%丙环唑·苯醚甲环唑EC和25%戊唑醇EW,它们对稻粒黑粉病的防效分别达到86.8%和81.4%。3、以0~#柴油为分散介质,研究出了一种农药施用新技术—水面扩散施药法,并提出了一种水面扩散型农药新剂型模型—多菌灵水面扩散剂的构想。该施药技术能有效抑制病菌孢子的萌发和孢子萌发后产生的次生孢子的扩散,降低病粒率,相对防效达77.81%比穗部同制剂喷雾防效高17.9%。与传统的喷雾方法相比,水面扩散施药法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对稻粒黑粉病防治效果也好于传统的施药方法。
其他文献
我国是-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文明古国,有着几千年文字记载史,有着上千年的纸质档案保护经验.现存的历史档案就有三千余万卷.如此多的文献典籍历尽沧桑而流传至今,我们在将
数学教学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如何改善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值
初中物理学习兴趣如何有效激发一直是当前新课改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实验视角下,通过以生活现象入手,以小实验作为新课引入,适当改进物理实验,介绍物理学家的实验故事,以MOOC的形
本研究对几种表现病毒病症状的园艺植物样品(包括蛋黄果、扶桑、紫藤)采用生物学、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进行了病毒检测与鉴定。检测结果表明,广州扶桑和蛋黄果样品含有
由粉拟青霉菌(Paecilomyces farinosus)引起的贡嘎蝙蝠蛾(Hepialus gonggaensis)拟青霉病是贡嘎蝙蝠蛾人工繁育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病害之一。为明确贡嘎蝙蝠蛾拟青霉病的传播途
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许多的专家和一线教师为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实践提出更多、更好的改革意见,我国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很大程度的进步.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长期以来,在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班级人数多、时间紧、新教材教学任务重的问题,往往无法让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来,使教学不能真正的面向全体学生.学生通过倾
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各种学科的重要基础,应用问题是学生理解数学运算和概念的主要题型.应用程序分为简单应用程序和复合应用程序,是由两种以上的简单应用程序组成的,可以说,
Bt杀虫基因是目前应用得最为广泛和最有潜力的一个抗虫基因,在虫害的防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获得的转Bt抗虫基因植物已达近70种,而新的Bt杀虫基因仍在不断的被分离和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显.笔者经过几年在一线的摸爬探索,认为新课程改革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