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产气荚膜梭菌是引起的鸡坏死性肠炎的主要细菌,以往传统的防治方式是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等添加剂,但抗生素的使用会给鸡带来很大的副作用,同时由于食物链的传播,也会对人类的健康带来潜在的极大危害。本研究拟筛选合适的抗生素替代物-植物精油,并研发出复合植物精油的新剂型,使其能够克服精油本身刺激性大、易挥发、稳定性差等缺点,用于防治鸡坏死性肠炎,从而使之能更好的投入到生产实践中,降低家禽养殖业中的生产成本,增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气荚膜梭菌是引起的鸡坏死性肠炎的主要细菌,以往传统的防治方式是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等添加剂,但抗生素的使用会给鸡带来很大的副作用,同时由于食物链的传播,也会对人类的健康带来潜在的极大危害。本研究拟筛选合适的抗生素替代物-植物精油,并研发出复合植物精油的新剂型,使其能够克服精油本身刺激性大、易挥发、稳定性差等缺点,用于防治鸡坏死性肠炎,从而使之能更好的投入到生产实践中,降低家禽养殖业中的生产成本,增加养殖户收益。本课题第一部分采用棋盘法进行体外联合药敏试验从众多抗产气荚膜梭菌的植物精油中筛选出两种具有相加作用的植物精油。其中百里香精油单药MIC=2.5mg/mL,肉豆蔻精油单药MIC=1.25mg/mL,百里香精油联合MIC=0.625mg/mL,肉豆蔻精油联合MIC=0.625mg/mL;FIC值为0.75,确定肉豆蔻精油、百里香精油复配联合后具有相加作用,复配后抑菌效果突出。本课题第二部分利用气质联用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了肉豆蔻和百里香复合精油含量的测定方法。先用气相质谱分析出两种精油的主要成分,其中肉豆蔻精油中丁香酚含量约为28%,百里香精油中丁香酚含量约为56.5%。然后以丁香酚标准品为对照品,以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肉豆蔻、百里香精油含量的测定方法,绘制标准曲线,丁香酚的浓度与紫外吸光度的回归方程为y=0.01736x-0.00563,R2=0.99997,表明在10.630~37.205u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同时对结果进行了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加样回收率的方法学考察,其RSD都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证明了本研究建立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精油进行含量测定可行。本课题第三部分优化了微囊的制备工艺。首先从众多微囊壁材中筛选出具有肠溶性的壁材:大豆分离蛋白和麦芽糊精;然后以乳化液稳定性为指标,确定最佳乳液的配方,实验表明,芯壁比为1:2,大豆分离蛋白和麦芽糊精比为2:1,乳化剂添加量为1%,复方乳化剂配比为1:1,乳液稳定性系数X=0.890,稳定性良好。最后以微囊包埋率为指标,确定喷雾干燥工艺条件,实验表明进风温度180℃,进料量为25%,空气流量计600nl/h,通针频率为20秒/次,出风温度90℃的条件下制备出来的微囊色泽均匀、颗粒大小一致,香味柔和,包埋率平均在67.78%,微囊肠溶性好。本实验表明:以肉豆蔻、百里香精油为芯材,大豆分离蛋白和麦芽糊精为壁材,用喷雾干燥法可以制备微囊,且制备工艺具有科学性、合理性。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胃病不同证候及不同病理阶段胃黏膜COX-2蛋白表达的检测,探讨Hp相关胃病(Hp-related Gastric Disease,HPGD)胃黏膜从良性-恶性演变过程中证候及胃黏膜病理改变与COX-2蛋白表达的关联,从该蛋白定性定位角度分析HPGD中医证候的本质。方法:1.本研究样本来源于课题组成员2012年9月-2017年
目的:本研究在广泛调研文献的基础上,抓住多媒体快速发展的特点,以系统论为落脚点,提出低位直肠癌的中医多媒体医患沟通系统概念,构建低位直肠癌中医多媒体医患沟通系统。方法:首先,结合系统论和医患沟通相关概念,建立低位直肠癌医患沟通系统理论模型,它是由以医务人员为主体的组织系统、以低位直肠癌的诊疗沟通内容为内容系统、以沟通方式为表现的运行系统构成。其次,构建各子系统的相关内容。组织系统主要由科主任、主刀
目的:1.建立准确、可靠的超高效液相与线性阱轨道离子阱组合高分辨质谱(UHPLC-LTQ-Orbitrap XL;LC-MSn)定性方法分析大鼠尿液中黄柏碱的葡萄糖醛酸结合物;2.从给药后大鼠尿液中分离制备黄柏碱的葡萄糖醛酸Ⅱ相代谢产物并鉴定其结构;3.建立准确、可靠、灵敏度高的液相-串联质谱(LC-MS/MS)法同时测定黄柏碱及其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在大鼠血浆中浓度;4.采用已建立的LC-MS/MS
目的:通过考察黑豆汁制何首乌及大黄素联用大豆苷元对肝肠转运蛋白及代谢酶表达的影响,并运用Ussing Chamber技术研究大豆苷元经肠粘膜的渗透情况,探讨黑豆汁制何首乌减毒作用机制。方法:1.何首乌及黑豆汁制何首乌对大鼠肝肠转运蛋白及代谢酶表达的影响考察大鼠随机分为空白(CON)组,生何首乌(PM)组,清蒸何首乌(PPM)组,生何首乌+黑豆汁(PM+BB)组,清蒸何首乌+黑豆汁(PPM+BB)组
目的:评估宫腹腔镜联合修补剖宫产瘢痕憩室术后58例患者妇科和产科结局。方法:收集自2014年7月-2019年3月于本市妇女儿童医院行宫腹腔镜下剖宫产瘢痕憩室修补术患者的病例资料,通过查阅病历资料、电话回访,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资料术后妊娠情况及分娩相关资料,最终58位患者纳入研究对象。主要观察指标:主要观察术前术后月经经期及周期;痛经、慢性盆腔痛、性交痛情况;子宫瘢痕剩余肌层厚度变化;子宫瘢痕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石斛药材几乎都是应用野生资源,现在市场应用以棚栽品为主。据课题组野外实地考察,野生品与棚栽品存在较大差异,野生品因多年生长,一年、二年、三年采收茎及以上(为后文作图与写作方便,以三年采收茎表示)的茎条又有明显不同。古籍有很多关于石斛性状、药用选用与功效主治的记载,但未明确石斛的药用年限。经课题组考证,唐、宋时期记载的石斛主要是指铁皮石斛或霍山石斛。因霍山石斛价格昂贵,故选用了铁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开展速效救心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研究,从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角度探讨速效救心丸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内皮功能的改善情况,并评价速效救心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方法:于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在广东省中医院心脏专科门诊就诊及住院部住院治疗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纳入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常规
目的:依据《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和《中药、天然药物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有关规定,对临床上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健脾通腑方开展规范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稳定性试验等临床前药学研究,将其开发成一种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医院新制剂,并为中药新药研究奠定基础。方法:(1)制备工艺研究提取物制备工艺路线的确定: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小鼠小肠推进率为评价指标,优选制备工艺路线。提取工艺研究:采用单因
目的:健脾通腑颗粒是课题组正在开发研究的中药新药,来源于临床使用10余年疗效确切可靠的健脾通腑方,用于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constipation,IBS-C),本论文拟按照中药6.1类新药审批要求,开展健脾通腑颗粒的主要药效学试验,观察健脾通腑颗粒对IBS-C便秘、腹痛等症状的药效作用;另外建立肝郁脾虚型IBS-C大鼠模型,研究血清
目的:按照中药新药(6类)注册和《中药、天然药物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相关要求,对复方木豆叶片开展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初步稳定性试验等临床前药学研究,为开发一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中药新药奠定基础。方法:1.制备工艺研究(1)工艺路线优选:通过对处方药味的文献研究,拟定提取工艺路线,并采用腹腔注射醋酸致小鼠扭体模型和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大鼠模型,比较其镇痛效果、对血液流变学及股骨头病理变化的影响,优选提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