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依托于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项目——基于"动态时空"立体平台的2型糖尿病证候研究,开展以病证结合为切入点,运用因子分析与贝叶斯网络的数据挖掘方法,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与相关理化指标的关系,旨在为丰富和完善本病中医证候学研究提供更多的临床研究资料,为临床中西医诊疗提供参考。方法结合本课题的研究需要,参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采用横断面研究,采取面对面调查方式收集资料,收集2016年4月~2016年12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内分泌科和心内科病房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统计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整理数据,所有计数资料均采用卡方检验;所有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检验水准a取0.05,均为双侧检验。数据挖掘:采用SPSS 22.0版运算降维因子分析方法提取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医证候要素和靶位分布规律和采用R 3.3.0版统计软件运算贝叶斯网络研究中医证候与相关理化指标的关系。结果1、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医证候要素及靶位本课题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主要证候要素为阴虚、气虚、血瘀,次要证候要素以痰湿、气滞多见;主要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等三脏。同时针对本病患者的总体情况、不同年龄以及不同病程阶段分别采用因子分析,得出相应的证候要素及其靶位,表明在本病的不同发病时空,可表现出不同的证候要素及靶位的分布特点。气虚、阴虚、血瘀始终贯穿于本病患者的不同年龄段以及不同病程中,随着病情的进展,血瘀实邪表现更为突出。2、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医证候与理化指标的关系临床上如能较好地将中医四诊信息结合现代医学的理化指标进行辨证论治,定将更好推动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互补融合发展。本课题分析的主要理化指标为血糖相关指标、血脂四项、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等,结果得出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不达标时,患者中医证候可能以阴阳两虚交错证多见;糖化血红蛋白控制不达标时,患者中医证候可能以阴虚证多见,兼有虚热证;低密度脂蛋白控制不达标时,患者中医证候可能以肾虚胃热证、血瘀证多见;高密度脂蛋白控制不达标时,患者中医证候可能以心气虚证或胸阳不振证多见;甘油三酯控制不达标时患者中医证候可能以湿热证或痰浊内蕴证多见;同型半胱氨酸控制不达标时,患者中医证候可能以气虚兼有内热证为多见;超敏C-反应蛋白控制不达标时,患者中医证候可能以阴阳亏虚证多见。结论本课题通过运用因子分析和贝叶斯网络两种数据挖掘方法分析研究,得出10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相关的中医证候及其靶位的分布规律;以及本病中医证候与部分理化指标的内在关系。由于中医证候具有非线性、复杂性和多元性等特点,决定了证候研究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加之本课题的样本量较小,且仅采用两种数据挖掘方法,得出的结果尚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出本病的中医证候学特点,以及中医证候的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