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土壤侵蚀是我国自然环境、经济发展重要制约因素,坡面侵蚀过程是土壤侵蚀研究的重要组成,其中矿区坡面土壤侵蚀情况尤为严重。目前矿区边坡治理方式单一,仍较多采用一面坡式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侵蚀是我国自然环境、经济发展重要制约因素,坡面侵蚀过程是土壤侵蚀研究的重要组成,其中矿区坡面土壤侵蚀情况尤为严重。目前矿区边坡治理方式单一,仍较多采用一面坡式治理,致使矿区水土流失情况严重,容易引发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地形重塑和土壤重构是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基础工程,地貌形态的改变直接影响地面物质流动和能量转化,决定复垦后边坡利用的稳定性和后续植被恢复立地条件的优劣。基于此,参考农业生产中常见的坡耕地耕作方式,分别设计直坡-土窝微地貌、直坡-连续土槽微地貌、直坡-土面微地貌(对照组),进行野外人工降雨试验,选取持水性指标、稳定性指标分析坡面复合微地貌抗蚀性效果。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构建流固耦合模型,根据前期坡面土壤物理性质设置相关参数,模拟分析坡面复合微地貌表层流侵蚀和边坡渗流侵蚀过程,明晰凹状地貌布设后抗蚀性作用机理。根据持水性试验数据分析可知,与直坡-土面微地貌组(对照组)相比,另外两组凹状复合微地貌的布设有效降低了坡面产流产沙量,直坡--土窝微地貌、直坡-连续土槽微地貌洼地蓄积量、土壤入渗率情况均优于直坡-土面微地貌;长期来看,降雨后坡体土壤长期含水率上、中、下、底部变化不一,直坡-连续土槽微地貌、直坡-土窝微地貌土壤平均含水率均大于直坡-土面微地貌组,其中直坡-连续土槽微地貌均值最高。凹状复合微地貌的布设一定程度提升了坡面土壤持水性,起到一定的蓄水保土效果。根据降雨前后获取的三维激光微地貌扫描图,提取稳定性试验数据分析可知,选取的10个地形因子之间相关性显著,基本全面表达坡面微地形信息。与直坡-土面微地貌组(对照组)相比,直坡-土窝微地貌组、直坡-连续土槽微地貌组降雨后坡面各方位光热资源较为均衡,坡面扭曲程度较低,侵蚀程度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凹状地貌的布设显著提升了坡体稳定性。根据软件模拟分析可知,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结果与野外试验结果规律一致,三组复合微地貌坡体表层流最先发生在坡体中部,凹状地貌组缩小了表层流侵蚀范围,直坡-土窝微地貌组、直坡-连续土槽微地貌组坡体饱和度数值略高于直坡-土面微地貌组,改善了坡体渗流中孔压、位移、饱和度情况;提升坡体蓄水持水能力,与直坡-土面微地貌组相比,直坡-连续土槽微地貌、直坡-土窝微地貌组布设效果显著,减缓了坡面侵蚀进程和水土流失程度。
其他文献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和社交网络工具的飞速普及,图像作为视觉信息的来源和信息交流的载体被人们广泛使用。图像不可避免地在捕获、存储、传输、访问等过程产生失真,其质
近年来随着东营港及周边港口的快速发展,东营港附近水域的船舶流量、尺度和吨级不断上升,同时受东营港附近水域海上平台的影响,航经该水域的船舶航行路线复杂多变,导致交通流
库岸滑坡激起的涌浪对水工建筑物安全的危害是工程设计关注的重要问题,研究涌浪的数值模拟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针对涌浪数值模拟的关键问题——带有自由面的流体Nav
水稻作为典型C3作物,其光合作用效率及产量比玉米等C4植物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C4型光合作用导入水稻,将为提高水稻的实际产量和生产潜力提供可能性。植物转录因子(TFs)作为
人工冻结法是采用人工制冷技术将土体中的水冻结成固态冰,大幅提高土体的强度,使得冻结部分土体形成强度高、整体性好、隔水性好并且起到临时支护作用的冻土帷幕(即冻结壁)。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众源地理数据走进了千家万户。众源影像作为众源地理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携带信息更加丰富,表现方式也更加直观。众源影像存在基数大、来源复杂、相关性低等
随着集成电路的进步,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密集运算的应用得以发展。但是随着这些应用的发展,对底层硬件的运算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在现有的工艺上如何满足应用层需求是目前集成电路研究重点之一。近似计算是通过损失精度换取功耗,面积,延时优化的一种设计方法,因为损失计算精度在某些特定应用上并不影响最终的输出结果,所以近似计算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根据Boolean和Reed
逻辑映射是逻辑综合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传统的映射都是基于标准单元库,但因单元库中单元电路的种类有限,限制了逻辑电路进一步优化的可能性。此外,新工艺和新器件的不断出现也给单元库的维护带来了极大的成本。Library-free映射使用虚拟库代替标准单元库,其所用的单元电路都是按需动态生成,因此突破了传统单元库映射的局限,使得电路具有进一步的优化空间。在逻辑电路性能优化方面,近似计算正作为一种折中
襄汾县西贾乡位于县域西南,现有13个行政村、92个村民小组,6852户24127口人。国土面积59.47平方公里,耕地64257亩,主要产业为粮食、苹果、中药材等种植业,属典型农业乡。该乡
稻瘟病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严重影响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对全球粮食产量和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目前,培育抗性品种和施用化学农药是防治稻瘟病的主要手段。由于稻瘟菌易变异,